[实用新型]一种优化的双向DC-DC变换器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12537.5 | 申请日: | 2015-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2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改有;朱向冰;席光荣;杨宏运;桑坤;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双向 dc 变换器 电路 | ||
1.一种优化的双向DC-DC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软开关电路和脉宽调制电路,所述软开关电路是由buck和boost斩波电路组成的,所述软开关电路一端与蓄电池电连接,另一端与充电设备或用电设备电连接;所述buck软开关电路包括开关管Q4、开关管Q3、开关管Q6、功率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4、二极管D5、电容C3、电感L2、电感L3、电容C5,充电设备的正极与开关管Q4的漏极电连接,所述开关管Q4并联有二极管D8,所述开关管Q3并联有二极管D5,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与电容C3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与电感L3电连接,所述电容C3与电感L3电连接,功率二极管D7的正极接地,与二极管D4的正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与开关管Q3的源极电连接,开关管Q6源极与功率二极管D7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开关管Q6的源极与电容C5电连接,所述电容C5接地,所述开关管Q6的漏极与电感L2电连接,电感L2与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的双向DC-DC变换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oost软开关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4、开关管Q5、开关管Q1、开关管Q2、二极管D1、二极管D6、二极管D3、二极管D2、电容C4、电容C2、电容C1,所述的电感L1一端与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开关管Q5的漏极电连接,开关管Q5的源极与开关管Q1的漏极电连接,开关管Q1并联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2并联有电容C1,所述开关管Q1源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与开关管Q5的源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正极与电感L4电连接,所述电感L4与二极管D6的正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6与开关管Q2的漏极电连接,所述开关管Q2两端并联电容C2,所述二极管D3正极与二极管D6的正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用电器的正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4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4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25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LC谐振变换器电路
- 下一篇:给手环提供稳定供电的电源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