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式钻孔粉尘捕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2286.0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9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行;王昌祥;王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21/015 | 分类号: | E21B21/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粉尘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干式钻孔除尘净化环境领域。
背景技术
井下钻孔要求优先湿式钻孔,但湿式钻孔有些情况并不适用。例如当钻孔所处位置顶板为泥岩时,湿式钻孔所喷的水与泥岩,粉末混合,不仅模糊了镜头,而且像喷浆一样覆盖了原有裂隙、离层等构造,失去了钻孔电视的意义。或者当打锚杆锚索时,如果岩石遇水膨胀泥化,打注的锚杆、锚索拉力达不到要求。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十七条不能采用湿式钻眼时,可采用干式钻眼,但必须采取捕尘措施。在此情况下,可以采用干式钻孔,排除顶板的泥化,成功取得岩石内壁构造的图像,但此时也会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粉尘。为了解决干式钻孔的粉尘问题,设计了干式钻孔粉尘捕捉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干式钻孔的粉尘问题,设计了干式钻孔粉尘捕捉器。
本实用新型如下:一种干式钻孔粉尘捕捉器,主要包括捕捉盘、捕捉网、流尘管与粉尘收集桶。
所述捕捉盘为中心有一圆孔的金属托盘,捕捉盘内部主要构造包括喷水腔和粉尘收集腔,捕捉盘用铆钉固定在岩壁上。
所述喷水腔上整体类似除尘喷头,上部进水口与井下水管连接,在钻孔外喷水除尘,还可雾化捕捉网,增强捕尘效果。
所述粉尘收集腔底部有出尘口,连接流尘管。
所述流尘管可以分节,调节长度,将粉尘导入粉尘收集桶中统一管理。
所述粉尘收集桶带盖,将粉尘统一管理,方便处理。
所述捕捉网为两层棉布,用来捕捉飞逸出去的粉尘,捕捉网用挂钩固定。
所述捕捉盘与捕捉网通过耳环与挂钩连接,使两部分连接到一起。
优选的捕捉盘直径为200mm,中心处的钻孔直径为30mm(可以根据现场钻孔直径实际情况调节)。
优选地捕捉盘经过防锈处理。
优选地捕捉盘整体贴于岩层面上,绝大部分粉尘只能通过捕捉盘进尘口进入腔体内部,粉尘在腔体内被处理掉。除尘口为一沿底边的长口,方便排尘。
优选地捕捉网长、宽各800mm。
优选地捕捉网整体覆盖捕捉盘,将捕捉盘未处理掉的粉尘二次吸附,增加除尘效果。
优选地流尘管可自由安装拆卸,并且长度可根据需要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干式钻孔粉尘捕捉器正视图。
图2为一种干式钻孔粉尘捕捉器捕捉盘侧视图。
图3为一种干式钻孔粉尘捕捉器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捕捉网;2-捕捉盘;3-固定铆钉;4-流尘管;5-粉尘收集桶;6-挂钩及连接线;7-钻孔口;8-喷雾片;9-进水口;10-耳环;11-喷水腔;12-粉尘搜集腔;13-喷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图2、图3和工程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确定钻孔位置7之后,将捕捉盘用固定铆钉固定到岩壁相应位置,2捕捉盘放置在1捕捉网中间,通过10耳环相连,捕捉盘固定好以后,拉紧3挂钩,将4流尘管连接到出尘口,并与5粉尘搜集箱相连,7进水管与矿井水管连接,开始钻孔前,打开水管,调节压力,调节出水大小,调节合适完毕开始钻孔。粉尘进入8粉尘搜集腔,在自重应力作用下,通过4流尘管进入5粉尘搜集箱,逸散出去的粉尘将由1捕捉网搜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2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楔式锁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倒圆弧角的PDC复合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