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液压系统双井式抽油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10610.5 | 申请日: | 2015-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7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杜青忠;王泽阳;刘艳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思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范象瑞 |
| 地址: | 110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系统 双井式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设备,特别是一种油田平台井有杆泵采油系统所使用的单液压系统双井式抽油机。
背景技术
抽油机作为油田有杆泵采油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及效率直接影响着油井的产量及生产成本。
总体而言,抽油机可分为游梁式抽油机及无游梁式抽油机两种。由于游梁式抽油机具有结构简单,易损件少,可靠性高,耐久性好,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故一百多年来一直被国内外油田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油田的不断开发,目前大部分油田已进入了注水开发的中后期。为了提高油井的产量和油藏的开采效率,要求采油设备必须具有长冲程、低冲次和大负载的特点。实践表明,游梁式抽油机尽管是制造和使用较为成熟的机型,是有杆采油设备的主力,但将其发展成长冲程、大负载的抽油机困难较大,而无游梁抽油机在这方面则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在无游梁式抽油机中,液压抽油机具有能量密集、机械效率高、整机结构紧凑、重量轻、占地面积小、安装快捷、易于维护、冲程长度和冲程次数调节方便、适应工况范围广等特点,因此,液压抽油机在我国可望得到较快发展。
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在其下行程工作过程中拖动电机基本处于无效工作状态,接近50%的能量被损耗掉。而对于采用液压缸驱动的液压抽油机而言,如果采用单井作业方式,即一口油井配备一台单缸液压抽油机和一套液压系统,各油井独立作业,虽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液压抽油机本身所固有的特点,但与常规的游梁式抽油机相比,其能耗指标并无明显优势;且因液压系统数量多,设备投资大,安装空间及安装工作量也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耗能低、节省投资和安装空间、运行安全可靠的单液压系统双井式抽油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液压系统双井式抽油机,包括分别安装于一定间距内(一般不超过30m)的两台单缸液压抽油机,其特征在于:两台单缸液压抽油机通过以下方式共用一套液压系统:
两台单缸液压抽油机的液压缸的回油端(有杆腔)通过两个开关球阀Q2和Q5相互联通,两个开关球阀Q2和Q5的连接管路通过两个开关球阀Q1和Q6分别与液压系统的进油端和回油端相接,一台单缸液压抽油机的液压缸的进油端通过开关球阀Q4与液压系统的进油端相接,另一台单缸液压抽油机的液压缸的进油端通过开关球阀Q3与液压系统的回油端相接;两台单缸液压抽油机的液缸活塞分别安装有与其密封联接的带簧单向阀,并与液压系统连接。
为解决液压抽油机的安装稳定性问题,尽可能减低设备的高度,所述两台单缸液压抽油机的活塞光杆分别与抽油杆柱通过螺纹联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抽油机,将一定间距内工况相近的两口油井所用的两台单缸液压抽油机共用一套液压系统,通过液压阀路的自动切换,将其中一台抽油机下行程过程中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另一台抽油机上行程的动能,液压系统只需通过与液缸活塞联接的带簧单向阀补充上升动能的缺失部分及损耗部分即可,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2、两台单缸液压抽油机共用一套液压系统,可大大减少液压系统的数量,降低设备投资,节省安装空间及安装工作量。
3、将液压缸的活塞杆作为光杆使用,在最大限度降低设备高度、提高设备安装稳定性的同时,由于运动部件位于光杆密封器内部,地面部分基本没有运动部件,因而消除了常规抽油机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抽油机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单液压系统双井式抽油机,由相距30m以内、工况相近的两口油井的两台单缸液压抽油机及其共用的一套液压系统构成。两台单缸液压抽油机(与现有技术结构相同)分别由活塞光杆1和15、抽油杆柱载荷传感器2和14、液压缸体3和13、液缸活塞4和12、带簧单向阀5和11及冲程测量装置6和10组成;液压系统由开关球阀7(包括Q1~Q6)、平衡调节阀8和9、电磁换向阀16、调压溢流阀17、液位计18、温度传感器19、排污阀20、回油过滤器21、加热系统22、进油过滤器23、进油开关阀24、冷却系统25、高压柱塞泵26、压力计27和流量调节阀28组成(电磁换向阀16后序部分与现有技术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思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思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0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