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溶氧三角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0320.0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2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平;周英顺;曾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C12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6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溶氧 三角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溶 氧三角瓶。
背景技术
三角瓶是生物或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容器,在生物试验中,常用于微生物 的培养或扩大。目前,常规的三角瓶结构简单,培养好氧微生物时透气性较 差,容易导致培养液中溶氧量不足,影响微生物菌株的生长,且现有的三角 瓶接种时往往需要把塞子完全取下,使瓶口完全暴露,容易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溶氧三角瓶,能够增加三角瓶内培养液 的溶氧量,适合好氧微生物的培养。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 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溶氧三角瓶,包括:
三角瓶本体;
旋转组件,其包括转子、弹簧及固定件,其中,所述转子连接在所述弹 簧的第一端,所述固定件连接在弹簧的第二端,并将弹簧固定在所述三角瓶 本体的内部的底部;
塞子,其将三角瓶本体密封,所述塞子上设置有纵向贯穿塞子的用于接 种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可抽拉地嵌入防菌透气性内塞。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溶氧三角瓶中,所述固定件为一组磁性相吸的磁扣, 所述磁扣分别设置在三角瓶本体底部的内外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弹簧与设置 在三角瓶本体内部的磁扣连接固定,并通过磁扣的吸附作用固定在三角瓶本 体的内部的底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溶氧三角瓶中,所述转子为球体或椭球体。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溶氧三角瓶中,所述内塞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拉动所 述内塞的拉环。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溶氧三角瓶中,还包括透气性罩子,其包裹在塞入 塞子之后的三角形本体的口部,以将所述塞子及三角形本体口部隔离。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溶氧三角瓶中,所述透气性罩子边缘设置有弹性套 环,以使所述透气性罩子边缘与三角形本体口部贴合密封。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三角瓶内 设置由转子、弹簧及固定件构成的旋转组件,使三角瓶上到摇床培养时,随 着瓶体的转动,转子以固定件为轴心在瓶体内进行均匀的旋转搅拌,大幅度 增加了培养液与空气的接触,从而明显提高培养液的溶氧量,满足好氧微生 物生长的需要,进而增加试验效果。
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塞子上设置可抽拉地防菌透气性内塞,一方面 方便接种的操作,在接种菌种时可以仅仅取下直径较小的内塞,不必使瓶口 完全暴露,大大减小了杂菌污染的几率,另一方面可增加塞子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溶氧三角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 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高溶氧三角瓶,包括:三角瓶本体1;旋转组件,其 包括转子2、弹簧3及固定件4,其中,所述转子2连接在所述弹簧3的第一 端,所述固定件4连接在弹簧3的第二端,并将弹簧3固定在所述三角瓶本 体2的内部的底部。弹簧3的长度应保证转子2转动时不会碰撞三角瓶壁。 使用时,转子2通过弹簧3连接在瓶底,三角瓶放置到摇床上后,由摇床带 动瓶体摇动,转子2在瓶体内进行旋转摇动,对瓶体内的培养液进行搅动, 增加了培养液与无菌空气的接触,从而使培养液的溶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塞子5,其塞入三角瓶本体1的瓶口内,将三角瓶本体1密封,所述塞子5 上设置有纵向贯穿塞子的用于接种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可抽拉地嵌入防菌透 气性内塞6。所述内塞6可为棉塞或硅胶塞。接种时,取下内塞6进行接种, 不必使瓶口完全暴露,大大减小了杂菌污染的几率,另一方面内塞6的设置 可增加塞子的透气性。
所述的高溶氧三角瓶中,所述固定件4为一组磁性相吸的磁扣,所述磁 扣分别设置在三角瓶本体1底部的内外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弹簧3与设置在 三角瓶本体1内部的磁扣连接固定,并通过磁扣的吸附作用固定在三角瓶本 体1的内部的底部。通过磁扣固定可方便地将弹簧3和转子2取出进行清洗 或消毒,并可根据试验需要选择性使用旋转组件。
所述的高溶氧三角瓶中,所述转子2为球体或椭球体。转子2表面光滑, 便于清洗消毒。
所述的高溶氧三角瓶中,所述内塞6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拉动所述内塞6 的拉环7,便于将内塞6拔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医科大学,未经四川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0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汁上浮系统
- 下一篇:螺旋流动搅拌式生物发酵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