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微电极贮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9983.0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4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夏春波;高东;刘漫君;梁玲;张幸;兰羚元;王俊锋;叶琳;朱琳;靳文雨;杨开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D47/06 | 分类号: | B65D47/06;B65D83/02;B65D85/3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周兆阳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微电极 贮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贮存实验设施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微电极贮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实验或生理实验常常会用到玻璃微电极,通过微电极技术研究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电活动。由于玻璃微电极尖端极其细小,直径只有几微米,这对于其保存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
现有的玻璃微电极保存一般是放在盒子内,一大批玻璃微电极之间没有彼此隔开,当需要取出使用时,会触碰到其他未使用过的,这不仅仅容易污染,严重影响实验数据的严谨性,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取放的玻璃微电极贮存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微电极贮存装置,该装置包括圆柱状盒体、设置于盒体上部的旋转盖以及间隔开设于盒体内部的若干个放置孔,所述旋转盖上开设有旋转口,所述旋转口可随旋转盖围绕盒体顶面中心水平旋转,当转动至旋转口与放置孔相对应的位置时处于开启状态,反之,所述旋转口转动至与放置孔相交错的位置时处于关闭状态。
存放时,玻璃微电极分别针尖向上放入放置孔内,转动旋转盖,使得旋转口转动至与放置孔相交错的位置;取出时,转动旋转盖,使得旋转口转动至与放置孔相对应的位置。
为了更安全的取放玻璃微电极,所述放置孔沿盒体径向向外环形发散分布,所述旋转口沿旋转盖的径向上间隔放射设置,所述旋转口与放置孔同一径向上相对应设置,避免了取放时会污染到其他未使用的玻璃微电极。
为了确保取放时只能拿出或者放入一支玻璃微电极,所述旋转口上设置有封盖,把旋转口转动至与放置孔相对应的位置并打开对应位置封盖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发散分布的放置孔贮存玻璃微电极,避免存放时玻璃微电极之间相互污染,同时通过转动旋转盖使得旋转口与放置孔位置相一致取出或者放入玻璃微电极,确保一次只能取出一支玻璃微电极,有效的防止了取出或者放入时污染到其他未使用的玻璃微电极。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携带,取放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打开后的效果图。
图中标号为:1、盒体;2、旋转盖;3、放置孔;4、旋转口;5、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一种玻璃微电极贮存装置,该装置包括圆柱状盒体1、设置于盒体1上部的旋转盖2以及间隔开设于盒体1内部的若干个放置孔3,如图2所示。
所述旋转盖2上开设有旋转口4,所述旋转口4可随旋转盖2围绕盒体1顶面中心水平旋转,当转动至旋转口4与放置孔3相对应的位置时处于开启状态,反之,所述旋转口4转动至与放置孔3相交错的位置时处于关闭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孔3沿盒体1径向向外环形发散分布,所述旋转口4沿旋转盖2的径向上放射设置,所述旋转口4与放置孔3同一径向上相对应设置,当需要时把旋转口4转动至与放置孔3相对应的位置即可放入或者取出玻璃微电极;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口4上设置有封盖5,使用时,打开所需玻璃微电极上旋转口4处的封盖5即可放入或者取出该玻璃微电极,如图1、图2所示。
当然,上面只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描述,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构造以及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医学院,未经桂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99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维护高压悬式绝缘子
- 下一篇:水晶电子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