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混合法去除漆雾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9155.7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9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华;王哲;吕威;宋微;张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应县润华静电涂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5/04 | 分类号: | B05B15/04;B05B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田方正 |
地址: | 2258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混合法 去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漆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混合法去除漆雾的装置。
背景技术
对玩具、电器、五金等需要喷漆的行业来说,环保问题是困扰喷漆工序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有关检测数据,喷漆的涂料附着率仅为50~70%,喷逸的涂料雾化成漆雾后,随环境气流弥散,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就漆雾净化而言,目前各行业喷漆工序普遍采用水帘式漆雾净化装置,但其效果仍很不尽人意。主要存在下述不足传统的水帘式漆雾净化装置利用水泵通过水管、水帘板及喷水嘴形成喷射式溢流,并形成瀑布状态的水雾,喷逸的漆雾碰到水雾,就会被水吸附,冲至污水槽积存。由于使用循环水,废漆容易粘附于水泵、水管及喷水嘴上引起堵塞,2~3天需人工清捞一次,工作量大;水帘板因沉积漆雾会造成水流不连续,净化效率低;喷淋循环水需经常排放,2~3天更换一次,这样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二次污染;净化装置运行中有水雾,会腐蚀所有设备,缩短所有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维修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吸附能力好的一种空气混合法去除漆雾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混合法去除漆雾的装置,包括支架和箱体,支架与箱体相互连接,支架位于箱体的一侧,所述的箱体内分为漆雾缓速腔,漆雾缓速腔旁设有空气缓速腔,空气缓速腔旁设有空气增速腔,漆雾缓速腔内设有吸附装置,空气增速腔内设有抽风装置和输送管路。
所述的吸附装置为活性炭,活性炭放置于容腔内,该容腔外设有保护罩,保护罩上设有吸附棉,吸附棉包裹着活性炭,保护罩上设有孔眼。
所述的抽风装置为抽风机,抽风机进口外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为石英棉或玻璃纤维层,过滤装置上设有夹持部件,夹持部件固定住过滤装置。
所述的输送管路为风管,风管为铝箔风管,风管与箱体相互连接,风管上设有波纹,风管与箱体之间设有夹持部件,夹持部件上设有卡箍,卡箍固定住风管。
所述的空气缓速腔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上设有吸附层,吸附层为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层吸附漆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除漆雾装置内设有吸附装置,可以及时吸附住漆雾,降低设备中的漆雾含量,吸附装置外设有保护罩,可以减少吸附装置的挥发,延长吸附装置的使用寿命,防止水汽吸附到吸附装置上,导致吸附装置的使用效果降低,风管与箱体之间设有夹持部件,可以起到固定风管的作用,防止风管轻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箱体,2为漆雾缓速腔,3为空气缓速腔,4为空气增速腔,5为吸附装置,6为保护罩,7为抽风机,8为过滤装置,9为风管,10为夹持部件,11为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空气混合法去除漆雾的装置,包括支架和箱体1,支架与箱体1相互连接,支架位于箱体1的一侧,箱体内分为漆雾缓速腔2,漆雾缓速腔2旁设有空气缓速腔3,空气缓速腔3旁设有空气增速腔4,漆雾缓速腔内设有吸附装置5,空气增速腔4内设有抽风装置和输送管路,吸附装置5为活性炭,活性炭放置于容腔内,该容腔外设有保护罩6,保护罩6上设有吸附棉,吸附棉包裹着活性炭,保护罩6上设有孔眼,抽风装置为抽风机7,抽风机7进口外设有过滤装置8,过滤装置8为石英棉或玻璃纤维层,过滤装置8上设有夹持部件,夹持部件固定住过滤装置,输送管路为风管9,风管9为铝箔风管,风管9与箱体相互连接,风管9上设有波纹,风管9与箱体之间设有夹持部件10,夹持部件10上设有卡箍,卡箍固定住风管,空气缓速腔3内设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上设有吸附层,吸附层为玻璃纤维层,玻璃纤维层吸附漆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应县润华静电涂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宝应县润华静电涂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91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