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负氧离子能量屋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908962.7 申请日: 2015-11-13
公开(公告)号: CN205108775U 公开(公告)日: 2016-03-30
发明(设计)人: 王宝光 申请(专利权)人: 王宝光
主分类号: A61N5/06 分类号: A61N5/06
代理公司: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代理人: 杨军;袁步兰
地址: 100082 北京市海淀***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红外 离子 能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汗蒸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带有远红外负氧离子的理疗能量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和健康的不断需求,出现了在封闭房间内对人体进行各种理疗的方法。

现有的桑拿汗蒸房,是通过高热的水蒸气透过皮肤向内传热,这种方式只有在表皮处出汗,接触到皮肤后,由外至内的被动出汗,湿气会随之进入体内,同时高温会引起呼吸不畅和头昏眼花等不良反应。

目前常用的远红外桑拿房,是采用特殊材料的加热器,可以散放出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光波,此波段的光波辐射人体时,即与皮肤深层组织产生共振现象,使皮下组织的温度升高,产生的热效应使用水分子活化并处于高能状态,进而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同时排出体内有害物质,只是现有的远红外桑拿房的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有效的消除人体疲劳。

而负氧离子在人们的是常生活中不是随时都存在的,负氧离子的形成与消失,与气象和环境因素有关系,一般情况下,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晴天比阴天多,夏季比冬季多,中午比早晚多。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容易被烟雾、尘埃、病菌、废气等污染物吸附面消失,室内通风不好,负氧离子也会缺乏。负氧离子在洁净的空气中的寿命也就几分钟,而在灰尘中只存在几秒钟。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的多少,是空气清新与否的标志。

负氧离子为氧气中最有营养的物质,常被美誉为空气中的VC,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只是还没有达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远远红外负氧离子能量屋,该能量屋利用红外光线进行光疗,光疗是由内向外的主动出汗,红外光直接穿透人体表层肌肤渗透到皮下组织和器官,光子能量直接被吸收,通过共振运动使能量在细胞之间传递,由内而外使体温升高而出汗,有效提高理疗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红外负氧离子能量屋,包括一屋体,并在屋体的一面设有屋门,所述屋体内两侧面设有陶瓷晶体发热管,屋体侧壁前后左右均设有可以发射出远红外线光波的太空碳素发热板,所述屋内设有座板及位于座板前面的脚踏板,在座板下方及脚踏板下方均设有太空碳素发热板,所述屋门的上方设有玻璃窗口,在屋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和制氧机。

所述屋内还安装有雾化装置。

所述屋内上方安装多媒体系统。

所述屋内发热板均与屋体连接。

所述屋体内设有流量剂调节系统。

在屋体内还设置有红外线消毒杀菌装置。

屋体内左侧中间位置还设有书报夹、水杯架及衣帽钩。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本实用新型远红外负氧离子能理屋使用太空碳素发热板,可以发射出5.6-15微米的远红外光波,在射入人体5-8cm深度的同时,使人体由内而外升温发热以至排汗。这种排汗是在红外光波与体细胞产生共振作用下产生的,他可以加速人体代谢和废物随汗排出。

本实用新型利用远红外和高频振发生器以及太空碳素发热板共同作用人体,使在房体内的人体周身充分受热,充分吸收负氧离子,使血液流通循环正常,并将体内有害毒素排出。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负氧离子的浓度可以达到500万/cm3,太空碳素发热板和远红外智能灯的作用下,可以使屋体内的温度达到45-65摄氏度左右,由于存在大量的负氧离子,有效的对高血压、心血管、偏瘫、中风等系统疾病人群提供了一个优质的理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评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远红外负氧离子能量屋,包括屋体1,所述屋体1由加拿大红雪松制成,该雪松具有环保、隔潮、耐湿,防腐能力极强,并散发原木清香的优点,适合长期使用。

在屋体1的一面设有可开启及闭合的屋门2,并屋体1的两侧面设有陶瓷晶体发热管4,所述屋体内侧壁的前后左右均设有可以发射出远红外线光波的太空碳素发热板10,所述屋体1内中间靠后设置座板13,所述座板13下方设有一层太空碳素发热板10。在座板13前面设置有脚踏板,脚踏板下方设有一层太空碳素发热板10,该太空碳素发热板10嵌入屋体底部,并与屋体内左右及正面的太空碳素发热板相连接,进入屋内即进入底部脚踏板。

所述屋门的上半部分设有玻璃通风窗口,屋体正面左侧又设置一换气窗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宝光,未经王宝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8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