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货物装卸搬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8913.3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8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远;王康;朱玉侠;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21/12 | 分类号: | B65G21/12;B65G21/20;B65G3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3 | 代理人: | 李翀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货物 装卸 搬运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货物装卸搬运设备。
背景技术
机械(英文名称:machinery)是指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械就是能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像筷子、扫帚以及镊子一类的物品都可以被称为机械,他们是简单机械。而复杂机械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通常把这些比较复杂的机械叫做机器。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机构和机器并无区别,泛称为机械。
机械,源自于希腊语之Mechine及拉丁文Machina,原指巧妙的设计,作为一般性的机械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主要是为了区别与手工工具。现代中文之机械一词为机构为英语之(Mechanism)和机器(Machine)的总称。机械的特征有:机械是一种人为的实物构件的组合。机械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早期,人们一般用各种起重机和输送机来完成装卸工作。随着装卸作业量的不断增大,逐渐出现了能自行取物的装卸机械。19世纪初,出现了单斗装载机。19世纪中叶出现了装有履带运行装置的无轨式装卸机械。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翻车机和蟹耙式装载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集装箱运输得到发展,陆续出现了集装箱运载桥和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起升车辆在装卸工作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在一些装卸作业量不大的地方仍然使用起重机或输送机来完成装卸工作。从这一点上说,要把装卸机械与起重机、输送机和搬运车辆截然分开是很困难的。
装卸机械按装卸的物料不同可分为散状物料装卸机械和成件物品装卸机械。按结构型式又可分为固定式和运行式两类,运行式的又分有轨式和无轨式两种。
目前,市面上的输送带运输装置多是单向的,只能点对点运输,无法中转,适用的范围小,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其它设备来完成运输,灵活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灵活性好的新型货物装卸搬运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货物装卸搬运设备,它包含底座、轮子、支撑架、驾驶舱、伸缩立柱、旋转机构、输送带、液压支撑杆;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设有数个轮子,底座的四周均匀设有数个支撑架,底座上设有数个错位排列的伸缩立柱,伸缩立柱上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上设有输送带,输送带底部通过液压支撑杆与旋转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机构上设有角度限位器,避免由于外力改变输送带的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的驾驶舱中的控制装置通过无线装置与外置控制器连接,便于遥控设备,避免安全事故。
作为优选,所述的液压支撑杆的中间设有注油孔,用于注入润滑油,提高液压支撑杆伸缩时的流畅度。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通过驾驶舱中的控制装置或外置控制器调节各个输送带的高度以及角度,并根据需要将输送带对接,运输的过程中也可以改变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提高了货物搬运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灵活性好,数个独立的输送带可以任意调节、对接,便于维修,且维修时不会影响基本的运输,有利于保证工作量的完成,提高了货物运输搬运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中:
底座1、轮子2、支撑架3、驾驶舱4、伸缩立柱5、旋转机构6、输送带7、液压支撑杆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座1、轮子2、支撑架3、驾驶舱4、伸缩立柱5、旋转机构6、输送带7、液压支撑杆8;所述的底座1的底部设有数个轮子2,底座1的四周均匀设有数个支撑架3,底座1上设有数个错位排列的伸缩立柱5,伸缩立柱5上设有旋转机构6,旋转机构6上设有输送带7,输送带7底部通过液压支撑杆8与旋转机构6连接。
其中,所述的旋转机构6上设有角度限位器,避免由于外力改变输送带的方向。
所述的驾驶舱4中的控制装置通过无线装置与外置控制器连接,便于遥控设备,避免安全事故。
作为优选,所述的液压支撑杆8的中间设有注油孔,用于注入润滑油,提高液压支撑杆8伸缩时的流畅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通过驾驶舱中的控制装置或外置控制器调节各个输送带的高度以及角度,并根据需要将输送带对接,运输的过程中也可以改变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提高了货物搬运的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8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