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容量快速充电的石墨烯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8671.8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2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沛航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量 快速 充电 石墨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容量快速充电的石墨烯电池。
背景技术
石墨烯电池是利用锂离子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目前,随着石墨烯电池的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广泛应用于汽车、移动设备、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池领域。但是,现有的石墨烯电池充电时间较慢,尤其是涉及到汽车行业所使用的一种石墨烯电池,充电时间的等待对车主来说是一种漫长的等待,同时,现有的石墨烯电池容量较小,从而增加了充电次数,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大容量快速充电的石墨烯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容量快速充电的石墨烯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容量快速充电的石墨烯电池,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外部设有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内部从上至下依次为隔膜、金属上电极导电、氮化硅膜、第一石墨烯、第二石墨烯、金属下电极导电和单晶体硅片,所述隔膜连接在金属上电极导电和金属下电极导电上,所述金属上电极导电与氮化硅膜连接,所述氮化硅膜下设有第一石墨烯,所述第一石墨烯一面粘接在氮化硅膜上,另一面粘接在单晶体硅片上,所述单晶体硅片底部粘接在第二石墨烯上表面上,所述第二石墨烯另一面粘接在金属下导电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石墨烯与第二石墨烯平行设置,且第一石墨烯与第二石墨烯厚度为10nm。
优选的,所述氮化硅膜的厚度为50nm。
优选的,所述隔膜、金属上电极导电和金属下电极导电呈条状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大容量快速充电的石墨烯电池,解决了现有的石墨烯电池储存容量小和充电速度慢的现象,同时,增强了电池的耐腐蚀性,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稳定性好,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本体、2电池外壳、3隔膜、4金属上电极导电、5氮化硅膜、6第一石墨烯、7第二石墨烯、8金属下电极导电、9单晶体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容量快速充电的石墨烯电池,包括电池本体1,所述电池本体1外部设有电池外壳2,所述电池外壳2内部从上至下依次为隔膜3、金属上电极导电4、氮化硅膜5、第一石墨烯6、第二石墨烯7、金属下电极导电8和单晶体硅片9,所述隔膜3连接在金属上电极导电4和金属下电极导电8上,所述金属上电极导电4与氮化硅膜5连接,所述氮化硅膜5下设有第一石墨烯6,所述第一石墨烯6一面粘接在氮化硅膜5上,另一面粘接在单晶体硅片9上,所述单晶体硅片9底部粘接在第二石墨烯7上表面上,所述第二石墨烯7另一面粘接在金属下导电8上。
本实用新型改进在于:该大容量快速充电的石墨烯电池,通过第一石墨烯6与第二石墨烯7平行设置,且第一石墨烯6、第二石墨烯7厚度为10nm和氮化硅膜5的厚度为50nm,从而在技术层次上有了明确的要求,通过隔膜3、金属上电极导电4和金属下电极导电8呈条状设计,有利于提高导电层的导电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沛航,未经李沛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86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双工器
- 下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叠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