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验科用精量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8292.9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3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红红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726 甘肃省白***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验 科用精量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验科用精量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检验科是集保健、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每天承担包括病房、门急诊病人、各类体检以及科研的各种人体和动物标本的大量检测工作,是为临床诊断、预防或治疗人类疾病或损伤,以及评价人类健康而对人体物质进行检验和测定的机构,不仅是医院重要辅助科室,也是医院科研必备的功能实验室,借助多种检测和科研设备,根据临床送检单对来自不同科室的血液或体液标本进行检测发送检验报告,是医院检验科日常工作内容。
目前,医院检验科一方面拥有来自不同疾病个体的血液、体液标本,另一方面需要对这些有科研价值标本做常规检测,所以检验科的工作是非常繁重和精细的,在检验科中微量取样是非常重要的检验步骤之一,微量取样不精确会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进行微量检验分析时需要有微量取样器相配合,但现有技术往往使用普通的取样器以目视斟酌进行,由于准确性差,既影响检验分析的速度,也影响检验分析的质量,同时取样过程相对繁琐,效率不高。
如申请号为201520291141.3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就提出了一种检验科用取样器,该取样器通过气囊连接三通式的结构上加装单向阀来控制样品的进出,其主要利用手指挤压气囊来形成装置内外压力差来取样,再根据使用者肉眼读取到的管壁上的刻度值来进行定量,手指捏压力度不易控制,精确度有限,尤其在进行同种类样品取样检验时,即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又影响样品精度,最终影响了整个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现有取样器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挤压气囊的方式,取样量不好控制,操作体验较差;二、在需要检验大量同类样品进行重复取样时,医护人员工作强度较大;三、在取样装置上没有设置精确的容量读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取样更为精确的取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检验科用精量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1、取样头2,取样筒1为圆柱体,其特征在于:取样筒1头部连接有取样头2,取样筒1内部设置有取样装置3,取样装置3包括丝杆机构31、微型伺服电机32、控制芯片33、蓄电池34、位移传感器35,丝杆机构31前端连接有活塞4,取样筒1上还设置有开关5,数字显示器6。
所述的取样头2为可更换方式连接。
所述的蓄电池34为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微型伺服电机驱动的取样装置来进行精确取样,在替代了人手按压气囊方式的同时提高了取样的精度,减轻了重复操作时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医院检验科的检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取样筒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去掉取样筒和取样头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取样筒1、取样头2、取样装置3、丝杆机构31、微型伺服电机32、控制芯片33、蓄电池34、活塞4、开关5、数字显示器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检验科用精量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1、取样头2,取样筒1为圆柱体,其特征在于:取样筒1头部连接有取样头2,取样筒1内部设置有取样装置3,取样装置3包括丝杆机构31、微型伺服电机32、控制芯片33、蓄电池34、位移传感器35,丝杆机构31前端连接有活塞4,取样筒1上还设置有开关5,数字显示器6。
所述的取样头2为可更换方式连接。
所述的蓄电池34为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实施例2
当使用本装置进行取样时,待取样头2扎入液面后,按住所述的开关5,取样装置3开启工作,由蓄电池34供电的微型伺服电机32在控制芯片34的控制下驱动丝杆机构31,丝杆机构31再推拉前端的活塞4进行往复运动,使用者可根据设置在取样筒1上的数字显示器6的读数来释放开关5来获得精确的样品容量。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红红,未经李红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82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曲预载荷微纳米压痕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留尿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