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07723.X | 申请日: | 2015-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0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巍超;王冬冬;郭韵;师绍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 地址: | 2002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石化及电力行业中各类管 道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石化及电力行业中的各类管道在使用一定周期后均需对其进行检查,以确保管道 及相关设备的安全运行。涡流检测及目视检查是当前管道检查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涡流 检测能检测出管道内表面及近表面的腐蚀、裂纹,形变等缺陷,目视检查能检测出管道内表 面的宏观缺陷及内表面状况。
当前,用于管道检查的扫查器采用同轴涡流检测线圈模式的涡流传感器,这种涡 流传感器对于内径检查有一定的限制,不适于检测内径较大的管道。对于大内径管道的涡 流检测一般采用点状涡流检测线圈阵列布置的涡流传感器、或点状涡流检测线圈高速旋转 的旋转涡流传感器。以上两种涡流传感器在使用时存在检测盲区,即点与点之间的间隙。因 此均不能达到对管道内表面及近表面的完全检测,因此,如何对管道内表面和近表面进行 完全检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对管道内表面及近表面进 行检测的管道检测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检测装置,包括 涡流检测头、涡流检测仪、视频检测器和工业计算机;所述涡流检测头包括中心轴块和多个 扇形结构,沿着每个扇形结构的周向分别缠绕有扇形的激励线圈和扇形的检测线圈,多个 扇形结构围绕在中心轴块外侧并分别通过弹簧与中心轴块连接,中心轴块和多个扇形结构 形成圆柱形结构;所述视频检测器与所述中心轴块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涡流检测仪分别通 过数据线与涡流检测头和工业计算机相连接,所述视频检测器通过数据线与工业计算机相 连接。
优选地,每个扇形结构通过三个弹簧与中心轴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涡流检测头上设有连接环。
优选地,所述扇形结构设有偶数个,所述扇形结构的顶面中间位置沿轴向延伸形 成凸出部,相邻扇形结构上下颠倒放置。
优选地,所述视频检测器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安装有照明灯和摄像头,所述 主体部与所述中心轴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灯和摄像头外侧设有安装在主体部上的防撞边。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检测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扇形涡流检测线圈阵列布置的方式,并且扇形结构上下颠倒放 置,相邻两个扇形结构使得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重叠,进而保证在管道在涡流检测头周向 上的所有位置在整体移动时都能被有效检测到。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调整扇形结构的数量 能够调节扇形结构和中心轴块形成的圆柱形外径大小,进而能检测不同内径尺寸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完成涡流检测与视频目视检查,能有效检测管道内表面及近表面的腐 蚀、裂纹,形变等缺陷,其检测效果好,为技术人员带来了很大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的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均为扇形,其在圆柱面上的检测范围要比点 (饼)线圈大很多,因此覆盖管道内表面所需要的线圈数量远远小于现有技术,降低了阵列 技术对涡流检测设备的要求。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点(饼)线圈仅由单个线圈组成,而本实 用新型中单个扇形结构上由两个线圈(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组成,在形成阵列的同时还可 以实现差分信号输出,可以减少检测过程中外界因素对涡流信号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涡流检测头和视频检测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涡流检测头和视频检测器的仰视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中心轴块和扇形结构的配合结构图。
图中:1、涡流检测头2、涡流检测仪
3、视频检测器4、工业计算机
5、激励线圈6、检测线圈
7、连接环11、中心轴块
12、扇形结构13、弹簧
14、信号接口15、端盖
121、凸出部31、主体部
32、照明灯33、摄像头
34、防撞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77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