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7714.0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9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韩迪;王鑫华;郎峰;周义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720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污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的最重要资源,但是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禽畜养殖废水的大量排放,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严重的破坏,因而对水资源的治理、修复难度也越来越大。
目前,采用微生物进行污水处理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污水处理方法,其采用的设备为微生物菌群母液培养箱,一般包括外箱、水箱、给氧装置、给水装置、排污装置和生物填料层,水箱设置在外箱的侧壁上,给氧装置、给水装置、排污装置、生物填料层设置在外箱中,外箱的侧壁上部开设有微生物母液出口。通过给氧装置、给水装置进行供气、供养使微生物在生物填料上挂膜繁殖,然后脱膜,不断向周围的污染水体输出包含各种微生物的微生物菌群母液,而微生物菌群母液在污染水体中对各种悬浮物、有机物、各种有害污染物进行硝化、反硝化的反应与降解,实现微生物对污水的净化。
上述微生物菌群母液培养箱虽然具有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但是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进行培养,在良好的培养环境下微生物才会更加快速的生长,从而加速污水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筒体和内胆筒体,内胆筒体内部设置有生物填料仓,生物填料仓内设置有上下沉式生物填料层、悬浮式生物填料层和上浮式生物填料层,外筒体的外壁上固定有环形浮箱,外筒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外筒体的上部设置有防雨罩,防雨罩与箱体顶部之间形成器材固定室,器材固定室内设置有水泵一、水泵二、控制器、排污泵和增气泵,水泵一和水泵二分别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一端设置在外筒体内部,另一端设置在生物填料仓下部,出水管一端设置在外筒体外部,另一端设置在生物填料仓下部,增气泵连接増气管,生物填料仓内设置有气泡导向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増气管另一端设置在气泡导向装置的下部,内胆筒体内部底端设置有吸泥盘,吸泥盘通过排污管连接排污泵,排污管的另一端伸出外筒体,生物填料仓内下方设置有加热器,控制器连接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
气泡导向装置包括平面挡板,相邻的平面挡板首尾相连且倾斜设置,两端部的平面挡板固定在生物填料仓的上下壁上,且相邻两块平面挡板位于下方的平面挡板的上端与位于上方的平面挡板的下端之间形成有可供气泡由下方的平面挡板的底面升至上方的平面挡板的底面的排气空间,增加培养液中氧气的含量。
内胆筒体底部为漏斗状,方便淤泥下沉。
进水管和出水管的两端均设有过滤网,防止杂物进入筒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污水本身所带有的微生物进行反向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微生物对污染水体更具抵抗和消化作用,从而抵御和消灭污染水体中的污染物,这样避免了外来菌群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增加气泡导向装置增加氧浓度,另外设置有加热器,使得培养环境更加适宜,培养速度更加迅速,从而提高了污水处理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泵一,2、增气泵,3、控制器,4、器材固定室,5、水泵二,6、排污泵,7、内胆筒体,8、外筒体,9、排污管,10、环形浮箱,11、温度传感器,12、出水管,13、生物填料仓,14、平面挡板,15、加热器,16、増气管,17、进水管,18、排气空间,19、吸泥盘,20、防雨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筒体8和内胆筒体7,内胆筒体7内部设置有生物填料仓13,生物填料仓13内设置有上下沉式生物填料层、悬浮式生物填料层和上浮式生物填料层,外筒体8的外壁上固定有环形浮箱10,外筒体8上设置有进水口,外筒体8的上部设置有防雨罩20,防雨罩20与箱体顶部之间形成器材固定室4,器材固定室4内设置有水泵一1、水泵二5、控制器3、排污泵6和增气泵2,水泵一1和水泵二5分别连接进水管17和出水管12,进水管17一端设置在外筒体8内部,另一端设置在生物填料仓13下部,出水管12一端设置在外筒体8外部,另一端设置在生物填料仓13下部,增气泵2连接増气管16,生物填料仓13内设置有气泡导向装置和温度传感器11,増气管16另一端设置在气泡导向装置的下部,内胆筒体7内部底端设置有吸泥盘19,吸泥盘19通过排污管9连接排污泵6,排污管9的另一端伸出外筒体8,生物填料仓13内下方设置有加热器15,控制器3连接加热器15和温度传感器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山东省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7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