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体复合水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06442.2 | 申请日: | 2015-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3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国;颜正辉;陈志平;陈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控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13/06 | 分类号: | F04D13/06;F04D13/14;F04D29/58;F04D29/42;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方闻俊 |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水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供水的水泵,尤其涉及一种双体复合水泵。
背景技术
离心水泵是一种通过电机的转动运送水流的装置。现有的水泵设计均采用单电机单 泵头结构,离心水泵在工作时,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液体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获得了 能量以提高了压强。离心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口管线必须罐满液体介质,防止气蚀 现象发生。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介质很快旋转,旋转着的介质在离心力的作用 下从叶轮中飞出,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一面不断地吸入 液体,一面又不断地给予吸入的液体一定的能量,将液体排出。离心泵便如此连续不断 地工作。传统的离心水泵在工作时单位时间内流量有限,效率低,不能使电机的功率得 到充分发挥,如要实现双倍的流量,则需要两台泵同时工作,耗电量大,两台泵的成本 也高,且需要更多的电线、插头等与泵相关的原材料的使用量,使用不节能环保。再者 传统的水泵因叶轮的转速有限,故水泵的供水压力也有限,不能提供高压力的水流。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有一种单电机双泵头的水泵,如一专利号为ZL201320674636.5(公 告号为CN20374301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双头泵》披露了这样一种双头泵,包 括泵头和泵体,泵头的数量为2个,且每个泵头分别置于泵体的对称两端,泵头包括泵 房盖、水平方向进水口和竖直方向的出水口,泵体包括转子和定子,转子的两端分别伸 入两个所述泵头中,转子两端对称设有叶轮,通过对称的泵头设计,使所述双头泵在左 右两端产生的反作用力能够相互抵消,从而降低震动,减小噪音和摩擦,提高能效等。
现有双头水泵因一个电机要带动两个泵头,电机所受负荷大,长时间工作电机本身 发热极大,传统单电机单泵头的水泵,因电机只带动一个泵头内的叶轮工作,故电机转 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散热风扇,故其散热效果能满足要求,但这种双泵头的水泵因一个电 机的转轴两端各带动一个泵头内的叶轮工作,转轴上不适合再安装散热风扇对电机进行 散热。而且采用传统的风扇散热方式,散热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双泵头水泵中电机的工 作要求,因此现有双头水泵存在电机易烧坏的缺陷。故如何解决对双头水泵内的电机进 行高效散热,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外现有双头水泵实现一个水泵单位时间内的供水流量成倍增加,但还不能实现供 水压力的有效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对电机 进行散热的双体复合水泵,该复合水泵与传统水泵相比,更高效节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体复合水泵,包括泵壳、 及分别设置在泵壳两端的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第一泵头上具有第一进水端和第一出水 端,第二泵头上具有第二进水端和第二出水端;泵壳内设有对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内的 叶轮提供动力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内形成有设置在电机外部并与电机隔绝的 以对电机进行水冷散热的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一泵头和第二泵头连通。
上述电机外部包覆有防止水进入电机内的外壳,泵壳包覆在外壳外部,所述冷却室 形成在外壳和泵壳之间。因外壳直接包覆在电机外部,使得冷却室与电机最接近,电机 产生的热量能快速经由通过冷却室的水流导出,冷却室的散热效果最佳。
上述泵壳上开有与冷却室连通的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 孔用以与管路中的管道插接。因泵壳上同时开有三个孔,这使得该泵可实现外部管路并 联和串联两种方式,并联和串联两种方式各只需要用到泵壳上的两个孔,第三个未使用 的孔只需用堵头堵住即可。
上述第一泵头的第一进水端处连接有第一进水管道,所述第二泵头的第二进水端处 连接有第二进水管道;第一泵头的第一出水端通过第一出水管道与所述冷却室的一侧连 通,所述冷却室的另一侧通过第二出水管道与第二泵头的第二出水端汇总后流出。以上 管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的连接方式,使得本复合水泵实现一个水泵单位时间内的供水流 量相较于传统水泵成倍增加。
上述第一进水管道与第二进水管道连通形成一个三通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控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控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6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