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碎散岩质边坡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5989.0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8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唐虎;尹华安;胡筱;赵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碎散岩质边坡 加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等对边坡安全等级要求较高的碎散岩质边坡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边坡加固方案的制定主要根据边坡的变形、破坏以及稳定性分析。相较于土质边坡经常发生的坡面局部破坏和整体性破坏,岩质边坡的变形是指边坡岩体只发生局部位移或破坏,没有显著的滑移或滚动,不致引起整体失稳。而岩质边坡的破坏则是岩体以一定速度发生较大位移的现象,如整体滑动、滚动和倾倒。
岩质边坡的加固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浅表加固,一种是深层加固。其中表层加固主要采用的方式有挂防护网、喷混凝土、锚杆、框格梁等,深层加固主要的方式为锚索。浅表加固主要解决边坡局部块体稳定,防止边坡岩体沿表层的滑动,深层加固主要用于有特定滑动结构面的边坡处理,能有效提高边坡滑动稳定安全系数。
当边坡岩体风化、卸荷明显,强卸荷、强风化深度较深,围岩岩体呈碎裂镶嵌结构,岩体完整性差时,此类边坡将同时具有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的滑动特性,即可能发生浅表滑动,也可能发生整体滑动。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属于永久运行边坡,对边坡的安全等级要求较高,面对此类边坡时,需要同时解决边坡的浅表稳定和深层稳定,常规的处理支护手段难以解决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加固效果较好的碎散岩质边坡加固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碎散岩质边坡加固结构,包括坡脚挡墙和设置于坡面的混凝土框架,所述混凝土框架底部与所述坡脚挡墙连接,还包括预应力锚索,所述预应力锚索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框架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坡脚挡墙由混凝土浇注而成。
进一步的是,所述混凝土框架包括横向混凝土框梁和竖向混凝土框梁,所述竖向混凝土框梁底部与所述坡脚挡墙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预应力锚索设置于所述横向混凝土框梁和竖向混凝土框梁相交的节点处。
进一步的是,在每一横排上间隔一个所述节点设置一根所述预应力锚索,且相邻两排预应力锚索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预应力锚索的深度穿过边坡体的弱风化弱卸荷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边坡坡脚部位浇筑的坡脚挡墙,解决了边坡沿坡脚滑动的问题;在边坡坡面上浇筑混凝土框架,解决了边坡浅表稳定问题;在混凝土框架交叉节点上设置预应力锚索,解决了边坡的深层滑动问题;通过坡脚挡墙+预应力锚索+混凝土框架的方式将碎散岩质边坡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解决了预应力锚索只能加固块体比较完整的岩质边坡问题,通过混凝土框架将预应力锚索加固力传递至整个边坡,有效的解决了边坡浅部滑动和深层滑动问题;坡脚挡墙与混凝土框架的结合运用,有效的防止边坡浅表稳定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边坡支护里面的一个实施例的布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预应力锚索与混凝土框架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坡脚挡墙1、混凝土框架2、横向混凝土框梁21、竖向混凝土框梁22、节点200、预应力锚索3、弱风化弱卸荷线4、坡面5、路面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坡脚挡墙1和设置于坡面5的混凝土框架2,所述混凝土框架2底部与所述坡脚挡墙1连接,还包括预应力锚索3,所述预应力锚索3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框架2上。坡脚挡墙1设置在边坡的坡脚、路面6以上,坡脚挡墙1能解决边坡沿坡脚滑动的问题;混凝土框架2设置在坡面5上,能使坡面5浅表更加稳定;在混凝土框架2上设置预应力锚索3能解决边坡的深层滑动问题。坡脚挡墙1、混凝土框架2和预应力锚索3三者结合,使碎散岩质边坡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加固效果较好。
具体,为了使坡脚挡墙1的加固效果较好,所述坡脚挡墙1由混凝土浇注而成。混凝土浇注的坡脚挡墙1能与混凝土框架2一体浇注成型,使边坡结构更加稳固。
具体,为了增加混凝土框架2对边坡坡面的稳定效果,所述混凝土框架2包括横向混凝土框梁21和竖向混凝土框梁22,所述竖向混凝土框梁22底部与所述坡脚挡墙1连接。横向混凝土框梁21横向设置,竖向混凝土框梁22纵向设置,形成多个方块形的结构,横向混凝土框梁21和竖向混凝土框梁22交错形成节点200,这种结构能增加混凝土框架2对坡面的稳定效果。当然,混凝土框架2的梁也可以倾斜相交,形成多个菱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59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混凝土基础体系
- 下一篇:型钢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