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子母四开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05773.4 | 申请日: | 2015-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2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余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开吉门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1/00 | 分类号: | E05B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子母 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子母四开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由铜制成的子母四开门。
背景技术
铜门,金碧辉煌、沉稳厚重,给人的常常是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以前铜门常用于深宅要地,既是身份的象征也是护佑门内平安的坚固屏障,如今铜门开始被引入公寓、别墅等,其气度非凡的外观、坚固耐用的特性为主人撑足了面子。
铜门在门板上会装有门把手,其通常是采用焊接的方式一体焊接在门板上的,如专利号为201120209055.5名称为《防弹铜门》的中国专利中揭示的筒拉手一样,然而在夏天等环境非常炎热的环境下,处于暴晒环境下的铜门非常容易发烫,当人们去开关铜门的时候,会将手握在把手上,而铜制的把手将会烫伤人们的手,可将把手制成导热率较低的非金属材料,则会影响使用效果,如断裂、开裂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由铜制成的子母四开门,使得铜门的把手既能解决烫手问题,又能解决非金属材质把手的断裂开裂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子母四开门,包括铜门板和固定在铜门板上的把手,所述把手包括握持部和连接于握持部和铜门板之间的连接部,所述握持部的中间段具有一段木质的手拉部,所述手拉部与握持部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握持部的中间部位设置一端由木头制成的手拉部,当在夏天等炎热的天气下推拉铜门的时候可以手握设置在把手上的手拉部,避免了被烫伤的问题;考虑到木质的手拉部强度必然不比由铜制成的把手,可能使用寿命比较短,而当手拉部由开裂现象时,便可将手拉部从握持部上拆卸下来,实现方便的更换。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手拉部的两端设有外螺纹头,所述握持部相对手拉部两端的端部设有可自由旋转上下活动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相对手拉部的一端设有可与所述外螺纹头配合的内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动连接头便能实现手拉部两端的外螺纹头与连接头的内螺纹孔实现脱离,从而可以简单的将手拉部从握持部上拆卸下来。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连接头相对内螺纹孔的另一端设有滑移杆和设于滑移杆端部的直径大于滑移杆的防脱头,所述握持部与连接头相对的一端设有供所述防脱头滑移旋转的滑移腔和内径小于滑移腔且设于滑移腔开口部分供滑移杆穿过的穿设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脱头与滑移腔的配合,实现了连接头与握持部的旋转滑移功能,并且还能与握持部不发生脱离,使用起来效果更佳。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手拉部的两端通过弹压机构设有可被压缩的按压头,所述按压头通过与握持部之间的卡接结构实现于按压过程中实现与握持部的卡接与脱离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按压设置在手拉部相对握持部的按压头,从而实现手拉部与握持部的脱离卡接和卡接效果,实现了快速拆装的效果。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于按压头相对握持部一端的插柱、设于握持部相对按压头一端与所述插柱配合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按下按压头的时候插柱将从插孔中出来,进而使得手拉部与握持部的脱离卡接,通过插柱与插孔的方式,简单易加工。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弹压机构包括设于按压头相对手拉部一端的抵压头和设于手拉部相对按压头一端且可容纳所述抵压头的压力腔,与所述压力腔的底部与抵压头之间设有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压机构设置成抵压头、压力腔和弹性件的方式,在按下按压头的时候抵压头将压缩弹性件,而压力腔将保证弹性件和抵压头不与手拉部发生脱离从而实现按压头的正常按压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设置了木质的手拉部防止了在暴晒的情况下发生人们在开铜门手握住把手时发生烫手的问题;
2.通过将手拉部与握持部设置成可拆卸的方式,克服了由木质材质制成的手拉部由于强度不够的因素导致的已于开裂、断裂的问题导致无法使用的问题,可以通过快速、方便的拆换手拉部克服这个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子母四开门正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手拉部固定状态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手拉部非固定状态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手拉部与握持部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手拉部固定状态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手拉部与握持部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开吉门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开吉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57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