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辨识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04773.2 | 申请日: | 2015-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3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林韦丞;萧建仁;曾士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键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兴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辨识 单元 | ||
1.一种指纹辨识单元,其特征在于,其形成于一基部上:
一基部,具有一上侧及一下两侧;
一指纹辨识单元,其具有:
一第一披覆层,选择设于前述上、下侧其中任一;
一第一指纹辨识电极层,设于该第一披覆层相反该基部的一侧,该第一指纹辨识电极层具有复数第一指纹辨识电极;
一第二披覆层,覆盖前述第一指纹辨识电极层;
一第二指纹辨识电极层,设于该第二披覆层相反该第一指纹辨识电极层的一侧,该第二指纹辨识电极层具有复数第二指纹辨识电极;
一导线层,具有复数金属导线,并该金属导线选择与前述第一、二指纹辨识电极层电性连接;
一第三披覆层,覆盖前述第二指纹辨识电极层及部分导线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辨识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基部为一触控面板,其包含:
一玻璃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并于所述第一表面定义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所述非触控区相邻该触控区;
一遮蔽层,选择设于前述第一、二表面的非触控区其中任一;
一触控电极层,设于该玻璃基板的第二表面,该触控电极层具有复数第一触控电极及复数第二触控电极及复数金属走线,所述第一、二触控电极选择与该金属走线电性连接;
一第一绝缘层,覆盖前述第一、二触控电极交接处;
一第二绝缘层,覆盖前述触控电极层及该第一绝缘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辨识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基部为一触控面板,其包含:
一玻璃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并于所述第一表面定义一触控区及一非触控区,所述非触控区相邻该触控区;
一遮蔽层,选择设于前述第一、二表面的非触控区其中任一;
一第一触控电极层,设于该玻璃基板的第二表面,该第一触控电极层具有复数第一触控电极;
一第一绝缘层,覆盖前述第一触控电极层;
一第二触控电极层,设于该第一绝缘层相反该第一触控电极层的一侧,该第二触控电极层具有复数第二触控电极;
一第二绝缘层,覆盖前述第二触控电极层;
一金属走线层,选择与前述第一、二触控电极层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辨识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二、三披覆层为二氧化硅薄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辨识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二指纹辨识电极可呈圆形、方形、三角形、梯形其中任一几何图形,并该第一、二指纹辨识电极的面积为20um2~50um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辨识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指纹辨识电极之间间距为10um~40um,该第一指纹辨识电极之间间距最佳值为38um;该第二指纹辨识电极之间间距为10um~40um,该第二指纹辨识电极之间间距最佳值为38u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辨识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二指纹辨识电极为透明电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辨识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基部为彩色滤光片、薄膜电晶体、液晶模块其中任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辨识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指纹辨识电极的横向宽度为10um~30um,该第二指纹辨识电极纵向宽度为10um~30u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纹辨识单元,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指纹辨识电极与该第二指纹辨识电极相互对应设置的处横向宽度为1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键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关键应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47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门禁全自动出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轻触开关的身份证读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