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马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4661.7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5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孟庆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庆龙 |
主分类号: | A47K13/14 | 分类号: | A47K13/14;A47K13/24;A47K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马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马桶。
背景技术
马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洁具之一,现有的的马桶包括水箱、便 器体、马桶盖和坐垫,坐垫和马桶盖在同一端与便器体转动连接,实际使用时, 当操作人员需要如厕时首先要掀开马桶盖然后再如厕,使用比较麻烦,同时在 掀开马桶盖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容易接触到马桶盖的背面,而一般马桶盖 的背面可能不卫生从而导致操作人员的手受到污染,此外,人们一般喜欢带着 书籍或手机如厕,而如厕过程中,手机或书籍往往找不到放置的地方。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 构的马桶,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卫生且可 以放置书籍或手机等小型物件的智能马桶。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马桶,包括水箱、便器体和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的 上表面上开设有通孔,坐垫本体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便器体上,坐垫本体的 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遮挡板、传动装置、丝杆、滑杆和第一控 制装置,所述遮挡板左侧面上固定设置有左连接块,遮挡板的右侧面上固定设 置有右连接块,所述传动装置固定设置在容纳腔内,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上,丝杆的另一端穿过左连接块并且丝杆通过螺纹与左连 接块连接,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容纳腔的内侧面上,滑杆的另一端穿过 右连接块并且滑杆与右连接块滑动配合,所述坐垫本体的上表面上还设置有距 离传感器,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分别与传动装置、距离传感器电联接,第一控制 装置还与外部的电源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接收距离传感器的信号并根 据此信号控制传动装置的运行,所述坐垫本体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出入口,所述 出入口与与遮挡板相适配。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马桶, 其坐垫本体内设置有遮挡板,遮挡板通过左连接块与丝杆螺纹连接,从而使得 遮挡板能够在传动装置和丝杆的驱动下移动,滑杆的设置起到稳定遮挡板的作 用,此外,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还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当遮挡板从出入口处 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与容纳腔的内侧面接触从而阻止遮挡 板的进一步运动。实际使用时,当使用人员需要如厕时,距离传感器能够检测 到其上方有遮挡物,距离传感器便将此信号传送给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 置在接收到此信号后便发送启动信号至传动装置,从而启动转动装置。遮挡板 便在传动装置和丝杆的带动下从出入口处伸出直至极限位置,此时,使用人员 便可坐在坐垫本体上进行如厕,此外,使用人员还可将手机或书籍等小的物品 放置在伸出坐垫本体的遮挡板上,当如厕完毕后,距离传感器检测到其上方没 有遮挡物遮挡便发送信号至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控制装置便发送控制信号至传 动装置从而使得遮挡板缩回至容纳腔内,起到遮挡通孔的作用。从以上的描述 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马桶使用方便、卫生且可以放置书籍或手机等 小型物件。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马桶,所述遮挡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显示装 置,遮挡板内还设置有第二控制装置和电池,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分别与显示装 置和电池电联接,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
显示装置的设置使得使用人员能够通过显示装置获取如时间、天气等信息。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马桶,所述显示装置为LCD显示屏。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马桶,所述传动装置为电机。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马桶,所述距离传感器为红外线距离传感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 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马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马桶的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庆龙,未经孟庆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46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