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态空气制冷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4174.0 | 申请日: | 2015-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5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苟仲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苟仲武 |
主分类号: | F01K25/08 | 分类号: | F01K25/08;F04F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空气 制冷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发电装置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液态空气制冷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都拥有大量服务器、网络设备,耗能巨大,一个数据中心耗电有时可以达到上百万千瓦。全国所有数据中心耗电总和相当于天津市的全部耗电量。数据中心设备工作时发出大量热量,需要大功率制冷系统维持适宜环境温度。长期以来多采用空调制冷系统和自然冷源冷却配合实施,所有的热量均属于搬出数据中心“扔”到大气层、自然环境中了,不同的地方往往只是尽可能采用更低成本的手段实现“扔”热量的办法。数据中心本身是高耗电系统,用大功率制冷系统制冷,综合耗电量将更高。
现有用热泵,将机房空调冷却水中热能回收利用,产生热水,供采暖、生活、生产使用。数据中心每1万千瓦能耗,回收得到的热水可以供10万平米住宅采暖,现实中很多情况下回收的大量热水无法得到利用。
目前已有的低温热源发电技术多是是在热泵回收热量,产生80℃以上高温热水后,采用低温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发电效率很低,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只有1~5%,没有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态空气制冷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电能消耗、减少冷却水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热排放,实现环保、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态空气制冷发电装置,包括液态空气储罐、低温泵、气化器、膨胀机、发电机和压缩空气储罐;所述液态空气储罐与低温泵通过液态空气输出管连接;高压液态空气管连接低温泵和气化器;所述气化器与膨胀机通过气化器出口风道连通;发电机的转轴与膨胀机上的转轴连接;所述膨胀机还通过膨胀乏气管连接压缩空气储罐;所述气化器上连接有气化器入口风道、气化器出口风道和冷凝水输入管;所述气化器入口风道还与第一射流引风器连接;所述第一射流引风器通过第一压缩空气管连通压缩空气输出管;所述第一压缩空气管与连接第二射流引风器的第二压缩空气管连通;所述第二射流引风器还连接有风道,所述风道与射流加湿器连通;高压水管连接射流加湿器和水泵;所述气化器通过所述的冷凝水输入管连接冷凝水罐;所述冷凝水罐通过冷凝水输出管连接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液态空气储罐上连接有液态空气管路;所述射流加湿器上还连接有风道出口管。
进一步的,第一射流引风器上连接有风道入口管;所述冷凝水罐上还连接有补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射流引风器和第二射流引风器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液态空气作为介质将部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能;回收再利用冷凝水;利用水汽化,吸收热量;没有冷却塔水耗;利用空气余压推动制冷循环风流动减少风机电耗;在同等能耗成本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更低的制冷目标温度,改善冷却效果。未来可以利用“垃圾电”来制作液态空气;生产液态空气可以是锅炉供热副产品,使得系统运营成本、社会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中:1-液态空气储罐;2-低温泵;3-气化器;4-膨胀机;5-发电机;6-压缩空气储罐;7-第一射流引风器;8-第二射流引风器;9-射流加湿器;10-水泵;11-冷凝水罐;12-液态空气管路;13-液态空气输出管;14-高压液态空气管;15-风道入口管;16-气化器入口风道;17-气化器出口风道;18-气化器高压气管;19-第二压缩空气管;20-第一压缩空气管;21-冷凝水输入管;22-风道;23-风道出口管;24-补水管;25-冷凝水输出管;26-高压水管;27-膨胀乏气管;28-压缩空气输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苟仲武,未经苟仲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41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