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精密轴类零件径向止动的夹紧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3491.0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5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强;赵爽;周扬;贾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精密 零件 径向 夹紧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轴类零件径向止动的夹紧工装,尤其是针对电机轴及其他精密轴类零件检修的夹紧工装。
背景技术
在一些活动轴类零件加工、检修及拆卸过程中,需将轴固定使其不能转动才可进行。现有的一些通用工具例如管钳等,能满足一部分低精度且直径相对较小的轴类的径向止动,但是一些精密轴类,管钳无法满足其要求。
例如在水电站启闭机使用的电机,其输出轴上连接有一个法兰盘传递动力输出,端部有一枚螺栓防止法兰轴向移动,安装法兰后螺栓上紧,便能通过法兰盘将电机动力传递出去,但是因在上紧端头螺栓的过程中,电机轴会随动,因此给工作带来不便。此时就需要夹紧装置将电机主轴有效的夹紧从而方便端部螺栓的安装。
同样在松螺栓工程中,电机随动也难以操作,因此可用管钳夹紧,因在拆螺栓或者上螺栓中夹紧力不够会致打滑,所以管钳卡紧处表面已有破损,因此,管钳在对于高精度的轴止动效果不佳。综上传统的管钳无法对扭矩较大的轴类零部件进行有效的夹持,需要设计新的夹持装置来对轴类零件进行夹紧,防止其在较大扭矩作用下发生旋转,影响零部件的拆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精密轴类零件径向止动的夹紧工装,此夹紧工装能够对轴类零件进行有效的夹紧作业,防止其在较大扭矩作用下发生转动,对轴类零部件的外表面进行有效的保护。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精密轴类零件径向止动的夹紧工装,它包括下夹具体,下夹具体的下端面焊接有把手,下夹具体的上端面焊接有下弧形叉,下夹具体的两端边缘加工有左、右两个通孔,上夹具体的两端边缘也加工有通孔,上夹具体与下夹具体通过左螺栓和右螺栓穿过对应的通孔固定相连,上夹具体的下端面焊接有上弧形叉;所述下弧形叉的弧形面为圆弧形;所述上弧形叉的弧面为圆弧形。
所述下弧形叉和上弧形叉的弧形内表面分别镶嵌有下橡胶垫和上橡胶垫。
所述左螺栓和右螺栓都采用扁形螺栓,在左螺栓的端部通过左螺母固定,右螺栓的端部通过右螺母固定。
所述把手的末端加工有吊孔。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时,首先松开左螺母和右螺母,从而将上夹具体与下夹具体之间分开,使上弧形叉和下弧形叉之间有足够的间距从而将其套装在轴类零件的外部,然后在通过扳手将左螺母和右螺母旋紧,从而将左螺栓和右螺栓进行拉紧,进而使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之间夹紧,对工件进行夹持,通过上橡胶垫和下橡胶垫增大了工件与弧形叉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保证在对轴上的零部件进行拆装时,通过握紧把手防止轴旋转,从而起到了夹紧制动作用。
通过橡胶垫能够对轴的外表面进行保护,放置其在工作过程中损害轴的外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的立体图。
图中:把手1、下夹具体2、右螺母3、下弧形叉4、下橡胶垫5、右螺栓6、上夹具体7、上弧形叉8、上橡胶垫9、左螺栓10、左螺母11、吊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精密轴类零件径向止动的夹紧工装,它包括下夹具体2,下夹具体2的下端面焊接有把手1,下夹具体2的上端面焊接有下弧形叉4,下夹具体2的两端边缘加工有左、右两个通孔,上夹具体7的两端边缘也加工有通孔,上夹具体7与下夹具体2通过左螺栓10和右螺栓6穿过对应的通孔固定相连,上夹具体7的下端面焊接有上弧形叉8;所述下弧形叉4的弧形面为圆弧形;所述上弧形叉8的弧面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下弧形叉4和上弧形叉8的弧形内表面分别镶嵌有下橡胶垫5和上橡胶垫9。通过橡胶垫有效的增大了工件13与弧形叉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了夹持力,保证了夹持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左螺栓10和右螺栓6都采用扁形螺栓,在左螺栓10的端部通过左螺母11固定,右螺栓6的端部通过右螺母3固定。通过采用扁形螺栓,这类螺栓除更加轻巧外,还能减小螺孔截面积,从而达到降低下夹具体2和上夹具体7厚度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1的末端加工有吊孔12。通过吊孔12能够方便的对整个夹具体进行放置,方便存取。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3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