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屋顶绿化基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1451.2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3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叶青林;林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润城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顶 绿化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城市绿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顶绿化基盘。
背景技术
飞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较为突出的就是城市环境的污染。现如今,城市内涝、城市雾霾等现象已成为一种常态,城市绿化建设已经刻不容缓。由于城市土地有限,地面可供绿化空间非常少,无法满足现代城市绿化建设的需求,屋顶绿化便成为城市绿化的又一主要方向。现今,为实现屋顶绿化的快速施工,市面上一般采用模块式屋顶绿化种植箱产品来完成屋顶绿化工程,但现有种植箱产品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现有的种植箱都是通过在种植箱底部设置排水孔来进行排水,为尽可能保障种植箱的强度,排水孔设置数量不能太多,排水孔的排水速度并不能根据降雨量的大小来进行设置,目前市场上同类型种植箱普遍存在着排水效率偏低的现象,特别是在暴雨降临时,雨水由于来不及从箱底的排水孔排出而直接由种植箱表面流走,并同时带走部分栽培基质,不仅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同时还造成对屋顶排水系统的破坏,留下安全隐患;
2、现有的种植箱一般为泡沫材质制成,这种材质制成的箱体本身强度就不高,且由于现有种植箱采取的是箱底排水的方式,这就要求种植箱底部必须通过垫脚等结构与屋面间预留出导水空间,导致种植箱的整体强度降低;同时,由于屋顶绿化的前期摆放及后期维护都是人工进行,工人在进行相关作业时容易因操作不当或不小心而发生种植箱被摔坏、压坏或踩坏等现象;
3、屋顶绿化完成后,需要对种植的植物进行浇灌,通常情况下会在布置屋顶绿化时同时设置灌溉系统,但由于现有的种植箱与灌溉系统相互独立,二者并没有进行融合式设计,通常都是在放置好种植箱后再根据种植箱的摆放来布置灌溉系统,不仅作业不方便,且会影响到屋顶绿化的整体美观性;
4、现有的种植箱的侧边一般均为垂直的,这种结构的种植箱在运输的时候,只能逐一层叠放置,不仅放置不稳,容易移位,且占用空间较大,导致所能装载的种植箱数量有限,运输空间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申请提供一种屋顶绿化基盘,包括基盘主体,所述基盘主体具有顶端开口的凹腔,所述凹腔由上至下分设成相连通的种植腔与蓄水腔;所述基盘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供种植腔内水排出至基盘主体外部及/或供超出蓄水腔预设水位的水排出至基盘主体外部的排水孔,所述基盘主体的底部外侧对应于所述排水孔设有导水避让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基盘主体的主视方向及/或左视方向的外轮廓呈上宽下窄的倒阶梯状或倒梯形,所述基盘主体的下部与上部之间由于宽度差所形成的空隙即构成所述导水避让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孔呈孔状或条状。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腔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肋及第二加强肋,若干所述第一加强肋及第二加强肋规律排布并相互交叉。
进一步地,交叉设置的第一加强肋及第二加强肋将所述蓄水腔分隔成多个子蓄水腔,所述第一加强肋及第二加强肋上开设有连通相邻两子蓄水腔的过水孔及/或过水槽。
进一步地,所述屋顶绿化基盘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可分离的设置于所述凹腔内,并将所述凹腔由上至下分隔成相连通的种植腔及蓄水腔;所述凹腔的底部设置有用以支撑承载所述隔板的支撑结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以供种植腔内水进入蓄水腔内的渗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肋及第二加强肋构成所述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基盘主体上设置有与浇灌管相匹配以固定浇灌管的浇灌管固定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浇灌管固定结构为对应设置于所述基盘主体的两相对侧壁的顶部且靠外侧的浇灌管固定口。
进一步地,所述基盘主体的俯视方向的外轮廓呈长方形,其长度设置范围为300mm~800mm;宽度设置范围为200mm~600mm;高度设置范围为80mm~180mm。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于基盘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排水孔,实现基盘主体的侧排水,无需破坏基盘主体底壁的结构,可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所需的排水速率设置侧边开孔数量及大小,从而保证排水效率,使其即使在大暴雨的情况下,仍能通过排水孔及时将雨水排走,进而有效避免雨水带走栽培基质,并保证了屋顶排水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润城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润城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1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处理音频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玉露种植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