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D房屋顶面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1291.1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3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丁新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谭琳娜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屋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屋顶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房屋顶面排水 系统。
背景技术
3D房屋即模块化建造的房屋,房屋屋顶在组装过程中,通常将阳台板直接 压在防水层上,由于防水层上存在不同大小的颗粒,在阳台板组装的过程中往往 会对防水层大面积的损坏,使其失去防水的目的,导致发生了屋内漏水的情况, 以至于内部装饰损坏,严重影响了房屋的使用,给使用者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 失,且由于组装房存在很多金属结构,漏水时很有可能导致房屋漏电,给使用 者带来了人身安全问题,不利于组装房屋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3D房屋顶面排水系统,可有效防止 防水层的损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3D房屋顶面排水系统,包括设于屋顶面上的排水槽,沿屋顶面铺设 的防水层,设于屋顶面上方的、以将雨水引流于所述排水槽内的阳台板,以及 设于所述阳台板和屋顶面之间的支撑部。
进一步的,于所述阳台板下方固定设置有多个横撑,所述支撑部为沿所述 横撑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台。
进一步的,于所述横撑和凸台之间还设有引流板。
进一步的,于所述引流板和横撑之间还设有减震件。
进一步的,所述阳台板上设有引导雨水进入所述排水槽内的引导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3D房屋顶面排水系统,通过在屋顶面上设置排水 槽,并在屋顶面上设置防水层,使得从阳台板上流下的雨水通过排水槽流出, 构成排水系统,并在阳台板和屋顶面之间设有支撑部,可防止阳台板对防水层 的损坏,有效解决了屋顶漏水的情况,且其结构简单可靠,有很好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3D房屋顶面排水系统在阳台板下方固定设置有多 个横撑,可使得阳台板更加稳定,支撑部为沿所述横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凸 台,可增加阳台板下方的通风性,防止房屋受潮。
(3)在横撑和凸台之间还设有引流板,可防止从阳台板上漏出的水沿着凸 台进入到防水层的下方,并在引流板和横撑之间设有减震件,可减少阳台板因 受到外力冲击时对房屋造成的损坏。
(4)在阳台板上设有引导槽,可便于雨水进入到排水槽内。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 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3D房屋顶面排水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排水槽,2-阳台板,201-引导槽,3凸台,4-横撑,5-引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 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3D房屋顶面排水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设于屋顶 面上的排水槽1,设于屋顶面上方的、以将雨水引流于排水槽1内的阳台板2, 以及设于阳台板2和屋顶面之间的支撑部。为了防止雨水溅射到屋顶面而对屋 顶面造成影响,本实施例在屋顶面铺设有一层图中未示出的防水层,该防水层 可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
本实施例中在阳台板2下方固定设置有多个横撑4,如其可为两个。该横 撑4可采用内部中空的立方体结构,并通过螺栓或螺钉等实现与阳台板2的连 接。为增加屋顶面的通风率,本实施例的支撑部为沿横撑4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的多个凸台3,该凸台3为内部中空的棱台。
由于防水层贴设于凸台的斜面上,为防止从阳台板2上流下的雨水沿着凸 台3流入到防水层下方,本实施例中在横撑4和凸台3之间还设有一个引流板 5。如图1所示,该引流板5和凸台3结构相似,也为内部中空的棱台结构,并 可使凸台3嵌套于引流板5内部。当阳台板2因受损而漏水时,漏出的水可沿 着引流板直接流到防水层的水平表面上。
本实施例中在阳台板2和横撑4之间还设有图中未示出的减震件,以减少 阳台板2在受外力冲击时对房屋产生的影响,该减震件可为橡胶垫等。本实施 例中在阳台板2上还设有引导雨水进入到排水槽1内的引导槽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文登蓝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12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