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拨叉位移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1251.7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欢;邱佳伟;殷海庭;茆凡;任健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40 | 分类号: | F16H6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离合 变速器 换挡 位移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拨叉位移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广泛使用的变速器中,双离合变速器(DoubleClutchTransmission,DCT)是现阶段比较流行的变速器,也是未来变速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双离合变速器包括两个离合器,两个离合器分别连接两个变速器输入轴。双离合变速器通过两个离合器的交互切换完成换挡过程,在一个离合器分离的同时,另一个离合器已经结合上,实现无动力中断的快速自动换挡过程。双离合变速器的自动换挡机构中的核心部件是挡位选择器。挡位选择器由1个换挡拨叉及液压控制系统组成,液压控制系统通过电磁阀的切换控制油缸压力,推动换挡拨叉进入相应的档位。为了对换挡拨叉的位置进行精确控制,换挡拨叉上都安装一个独立的拨叉行程传感器,用以监测、反馈换挡拨叉的行程以及所处的状态。
目前的拨叉行程传感器为非接触式磁感应位移传感器,在换挡拨叉上安装有磁体,磁感应位移传感器设于换挡拨叉附近,在换挡拨叉移动时磁体周围的磁场变化,磁感应位移传感器接收磁场变化信号并转换为位移信号。因此现有技术是通过间接测量的方法得到换挡拨叉的位移,这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拨叉行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以及工作环境等原因,非接触式磁感应位移传感器采集到的拨叉位移与换挡拨叉实际移动的位移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换挡拨叉的位置测量不准确,这对变速器自动换挡系统的控制精度以及进一步开发造成很大阻碍。因此,现有技术需要一种更为准确可靠的换挡拨叉位移监测系统,对换挡拨叉的位置进行直接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在现有双离合变速器中,用于测量换挡拨叉位移的拨叉行程传感器为非接触式磁感应传感器。由于拨叉行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以及工作环境等原因,非接触式磁感应位移传感器采集到的拨叉位移与换挡拨叉实际移动的位移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换挡拨叉的位置测量不准确,这对变速器自动换挡系统的控制精度以及进一步开发造成很大阻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拨叉位移监测系统,所述换挡拨叉可同步往复移动地连接在拨叉轴上,所述换挡拨叉位移监测系统包括:
安装座,用于固定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外;
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线轮,具有轮槽,所述线轮转轴垂直于所述拨叉轴;
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回力弹簧;
固定在所述线轮的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线轮的角位移;
缠绕在所述轮槽内的绕线,及从绕线的自由端伸出且用于穿过变速器壳体后呈张紧状态地固定在换挡拨叉的伸出段,所述伸出段呈张紧状态时平行于拨叉轴的长度方向;
在所述换挡拨叉远离所述线轮移动时,所述换挡拨叉能够拉着所述伸出段呈张紧状态地同步移动,此时所述绕线带动线轮克服回力弹簧的弹力转动;
在所述换挡拨叉靠近所述线轮移动时,所述回力弹簧的弹力释放以带动所述线轮反转,所述伸出段在所述线轮反转时能够呈张紧状态地随所述换挡拨叉同步移动。
可选地,所述回力弹簧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中轴线和所述线轮的中轴线重合,所述扭簧具有两个支端,其中一个支端固定在所述线轮且另一支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座。
可选地,所述回力弹簧为卷簧,所述卷簧的中轴线和线轮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卷簧沿径向具有内端和外端;
所述安装座具有容纳槽,所述线轮具有伸入所述容纳槽内的转轴,所述卷簧在所述容纳槽内并套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内端固定在转轴且所述外端固定至所述容纳槽内壁。
可选地,所述伸出段和绕线均为钢丝。
可选地,所述伸出段为直杆,且所述绕线为钢丝。
可选地,所述伸出段和换挡拨叉的连接方式为:所述伸出段用于伸入变速器壳体内的一端连接有接头套筒,所述接头套筒设有内螺纹孔;
利用接头螺栓穿过所述换挡拨叉后与所述内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
可选地,所述位移传感器为光栅式位移传感器或电磁式位移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换挡拨叉位移监测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仪,通过数据线和所述位移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位移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所述线轮的角位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1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