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模块化干式蛙人运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0908.8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3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剑鹏;张成举;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剑鹏;张成举;张静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模块化 蛙人 运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潜器运输领域,尤其针对蛙人潜水员使用,可用于军用海军侦察探测执行 任务,也可用于民用考古研究。
背景技术:
蛙人在执行水下侦察、爆破和执行特殊作战等任务时经常会遇到危险,由于海水温度 很低且具有水压,人在这种环境下会快速消耗体能。通常蛙人持续水下任务达4小时以上 便会开始体力透支,难以继续完成任务。
我国海洋面积广阔,军用上有很多需要蛙人进行侦查勘探的任务,民用上有很多水下 考古工作任务。在南海问题上我国就曾多次遭遇他国水下蛙人的侦查干扰,我国蛙人在水 下装备上需要支持。
在此背景下,我们希望可以设计一种微型的适合蛙人使用的小型潜器。这种潜器具有 极好的隐蔽性同时具有快速性,可以单独活动也可以合并在一起集体活动借此提高蛙人的 作战能力。具有保护蛙人与海水隔绝减少体力消耗的功能,在需要执行任务时可以再出来 进行任务的实施。
现有的水下潜器不具备上述功能。
发明内容
(1)微型,本发明设计的尺寸极其微小型,长宽高尺寸分别为3.5米、1.8米.1.5米。 只能进两个人,对作战蛙人而言更具备隐蔽性。
(2)模块化组合式,小潜器可以前后相结合,形成很大的长宽比,但由于本身潜器就比 较小,为3.5米*1.8米*1.5米。当6个蛙人小分队组合在一起时就是21米*1.8米*1.5 米的尺度,依旧很小具有很好的隐蔽性。长宽比大可以大大降低长距离航行时所消耗掉的 能量。有一个专门的舱室不带人,里面装一套空气处理系统可以对很多人使用,降低品均 成本。如果要是每一个小潜器里面都有空气循环系统那么由于技术局限微型潜器就不能做 的太小,其隐蔽性就大大降低。而如果以一个专门的舱室来放空气循环设备可以对整体一 个蛙人小分队进行供氧,在长距离潜行时具有更长的生命维持力。当6个人的蛙人小分队 到达目的地时可以再从一个长整体再分成3个自由活动的小潜器。此时蛙人就使用通常使 用的自带氧气瓶,分散开对敌方目标进行任务。
(3)干式,所谓干式就是蛙人不和海水接触,不受水压和海水低温的作用,这样可以大 大减少蛙人的体能消耗,提高作战能力。
(4)潜器的推进器设计为可移动式,可以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将推进器叉开更加利于 潜器的整体推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 图。图2是本救生圈的俯视图。附图中的各部件标记如下:1.透视窗口,2.运载器前 凸部分,3.进出舱门,4.轨道,5.推进器,6.运载器后凹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 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图1为本发明 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要使用时,蛙人通过(3)进出舱门进入运载器内部,多个运载器 相互之间的(2)运载器前凸部分与(6)运载器后凹部分相互对接现成一个长宽比更大的 整体。向前运动时通过(1)透视窗口观察前方状况。当运载器浮上水面时(5)推进器通 过与之连接的(4)轨道改变上下位置,使(5)推进器向下进入水中防止空转。在以整体 向前前进时也可以通过(4)轨道相互相错开来提高推进效率。
图2是该发明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剑鹏;张成举;张静,未经徐剑鹏;张成举;张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09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