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观测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流动状态及压差测量的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00503.4 | 申请日: | 2015-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8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杜东兴;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万桂斌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观测 临界 二氧化碳 泡沫 流动 状态 测量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泡沫液流变学特性研究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观测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流动状态及压差测量的容器。
背景技术
泡沫流体流变性的研究是进行流变参数和水力参数计算、指导实际作业的理论基础。对于观察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在通道内的流动状态,测得流体在通道内流动产生的压差,进而分析流变学阻力特性。不仅能为石油工业泡沫流体工程应用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而且还具有丰富和完善石油工程非牛顿流体力学理论的学术价值。
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流变学特性的实验研究,采用设备大同小异,现阶段国内外的压力容器多使用PEEK材料或带视窗的不锈钢压力容器,但不具备在微容纳腔、圆通道内观测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的流动状态及压差的测定。实验中分析的不全面可能会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一定的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测试设备不能全面分析和测量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的流变学特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观测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流动状态及压差测量的容器,该可观测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流动状态及压差测量的容器由无色透明的石英玻璃制成,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实验中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的流动状态;两端法兰各带有测压孔,用于测得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流经通道内两端的压差,进而分析其流变学特性。为石油工业泡沫流体工程应用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丰富和完善泡沫物理、非牛顿流体力学等相关领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观测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流动状态及压差测量的容器,包括无色透明的筒体,筒体内含有微容纳腔,微容纳腔为圆形通道,筒体的两端均由法兰连接,配有压垫及密封圈,法兰两端在轴线方向带有内螺纹孔,法兰端面圆周平均分布四根带有螺纹的拉杆,两端法兰的侧壁各设有一个测压孔。
筒体为无色透明石英玻璃筒体。
筒体内为微容纳腔,圆形通道内径4mm,壁厚为8mm,沿筒体的轴线方向,筒体的长度为300mm。
法兰与筒体之间配有压垫及密封圈。
法兰端面圆周平均分布四根带有螺纹的拉杆,法兰侧壁设有测压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观测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流动状态及压差测量的容器由石英玻璃制成,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实验中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的流动状态;两端法兰各带有测压孔可以通过测得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液流经通道内两端的压差,进而分析其流动阻力特性,流动状态与流变学阻力特性的有机结合研究,为石油工业泡沫流体工程应用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丰富和完善泡沫物理,非牛顿流体力学等相关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可观测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流动状态及压差测量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端法兰侧视图。
其中:1.内螺纹孔,2.测压孔,3.筒体,4.螺纹拉杆,5.微容纳腔,6.压垫7.密封圈,8.法兰,9.拉杆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1至附图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可观测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流动状态及压差测量的容器,包括无色透明的筒体(3),筒体(3)内含有微容纳腔(5),微容纳腔(5)为圆形通道,筒体(3)的两端均由法兰(8)连接,配有压垫(6)及密封圈(7),法兰(8)两端在轴线方向带有内螺纹孔(1),法兰(8)端面圆周平均分布四根带有螺纹的拉杆(4),两端法兰(8)的侧壁各设有一个测压孔(2),如图1所示。
具体的,筒体(3)为无色透明石英玻璃筒体,即筒体(3)为无色透明石英玻璃制成。筒体(3)内为微容纳腔(5),圆形通道内径4mm,壁厚为8mm,沿筒体(3)的轴线方向,筒体(3)的长度为300mm。
筒体(3)两端分别由法兰(8)连接,法兰(8)端面带有内螺纹孔(1),位于该轴向通孔,用于连接不锈钢管线,一个内螺纹孔(1)用于向微容纳腔(5)内流入入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试样,另一个内螺纹孔(1)用于将微容纳腔(5)内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泡沫试样排出。法兰(8)与筒体(3)之间配有压垫(6)及密封圈(7),保证微容纳腔(5)的密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05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井水泥胶结强度测试装置
- 下一篇:板坯比重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