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执手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8923.3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9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林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瓯海永鑫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3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执手门锁。
背景技术
执手门锁广泛用于建筑结构中,主要用于开启、关闭嵌在门板内部的锁体。
目前,在专利号为CN201520110784.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防盗门执手离合装置,执手和护板安装在面板上,执手扭簧、限位片和弹性挡圈安装在执手上,按钮、按钮弹簧和离合柱顺序设置于执手的空腔中,按钮弹簧设置在按钮和离合柱之间,离合柱扭簧设置于离合柱和护板之间,方钢设置在离合柱的空腔中。
上述专利中的门锁在左、右两个旋转开启关闭时,其中的限位片上一体设置的凸块与面板的侧壁抵触限位,上述两者在门锁执手旋转过程中是硬性碰撞,不仅噪音大,而且凸块、侧壁非常容易断裂、磨损,严重缩短了门锁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使用寿命久的执手门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执手门锁,包括面板、执手、限位片和扭簧,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转轴孔,所述执手的一端为转轴,所述转轴插设在所述转轴孔中,所述限位片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扭簧设置在限位片与面板之间,所述面板上设置有限位柱,其中: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扭簧的两端为活动端,且活动端分别抵触在所述限位柱相对的两侧,所述限位片上设置有与活动端联动驱动部,旋转执手时,所述驱动部带动任意一个活动端旋转至该活动端与面板的侧壁抵触,且放开执手时,所述活动端带动驱动部复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柱设置在面板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部为限位片上的凸起结构,该驱动部设置在两个活动端之间,且驱动部的两侧分别与活动端抵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板的侧壁上设置有挡位块,所述活动端与挡位块形成线接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部的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活动端卡在凹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扭簧的活动端与面板形成抵触限位,充分利用扭簧的弹性特点避免侧壁、限位片的刚性磨损,有效避免门锁部件损坏,同时扭簧的缓冲减震效果显著降低了本实用新型执手门锁在启闭时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面板;2、执手;3、限位片;4、扭簧;5、转轴;6、方杆孔;7、限位柱;8、活动端A;9、活动端B;10、驱动部;11、挡位块;12、凹槽;13、卡箍;14、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执手2门锁,包括面板1、执手2、限位片3和扭簧4,所述面板1上开设有转轴5孔,所述执手2的一端为转轴5,转轴5孔的端面开有方杆孔6,该方杆孔6用于与门锁的方杆插接配合,所述转轴5插设在所述转轴5孔,所述限位片3套设在所述转轴5上,且与所述转轴5固定连接;
参见说明书附图3,可见在转轴5的侧面开有凹槽12,而限位片3的内侧凸起有卡块,限位片3通过该卡块与凹槽12卡嵌从而限制限位片3与转轴5的相对转动,通过卡箍13限制限位片3与转轴5的轴向移动,且卡箍13与限位片3之间设置有垫片14,所述扭簧4设置在限位片3与面板1之间,所述面板1上一体设置有凸起的限位柱7,其中:所述扭簧4套设在所述转轴5上,且所述扭簧4一端为活动端A8,另一端为活动端B9,该固定端A8与限位柱7的右侧抵触,所述活动端B9与限位柱7的左侧抵触,所述限位片3上设置有驱动部10,执手2静止时,所述活动端B9与限位柱7抵触保持驱动部10静止,旋转执手2时,所述驱动部10压迫活动端A9,而活动端B8则保持与限位柱7抵触,从而令扭簧4积蓄弹性变形势能,继续压迫扭簧4,所述活动端B9与面板1的侧壁抵触限位从而使执手2转动到达极限位置。通过上述方案,执手2转动时,限位片3与面板1通过扭簧4的活动端B9限位,利用扭簧4的弹性起到缓冲作用,即较小了接触时的噪声又有良好的防磨损效果;同时还实现了执手2可以分别向两侧转动的效果,有效扩大了执手的适用范围,方便门锁安装使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柱7设置在面板1的中部,且所述活动端A8、活动端B9分别对称设置在驱动部10的两端。通过对称设置的双扭簧4结构,实现了执手2的等距离双向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瓯海永鑫锁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瓯海永鑫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89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号测试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制冷元件及半导体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