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压力功能的盆底肌肉治疗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8632.4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8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幸韵(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18 | 分类号: | A61N1/18;A61B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功能 肌肉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盆底肌肉治疗头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压力功能的盆底肌肉治疗头。
背景技术
盆底的肛提肌是维持盆底器官正常生理位置和实现其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肌肉群,由左右侧髂骨尾骨肌、耻骨尾骨肌和耻骨直肠肌组成。怀孕分娩、盆底手术等危险因素容易导致肛提肌损伤,造成左右侧肛提肌的不对称,从而会引起尿失禁、盆底痛等多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通过将阴道探头插入女性阴道,与外部诊疗设备相连,可以采集盆底肛提肌的肌电信号帮助分析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同时也可以对盆底肌肉施加电刺激进行治疗。
目前,现行使用的盆底肌肉治疗头通常仅带有电极治疗功能,功能单一。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研究和设计了一种带压力功能的盆底肌肉治疗头,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压力功能的盆底肌肉治疗头,在常规的盆底肌肉电极治疗头中结合施压装置,以实现压力测试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压力功能的盆底肌肉治疗头,包括治疗头本体及电极,所述治疗头本体为电绝缘材料注塑的圆柱体,所述治疗头本体一端圆滑,两所述电极相互间隔环设于所述治疗头本体外表面,还包括施压装置,所述施压装置包括充气端,气管及气囊,所述气囊环设于两所述电极之间,所述治疗头本体上且位于所述气囊内部设有气孔,所述气管一端与所述充气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电极环设成的平面与所述治疗头本体的轴线呈倾斜设置。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治疗头本体的直径为3-5cm,长度为8-15cm。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治疗头本体还包括若干对电极,若干对所述电极分别环设于所述治疗头本体外表面。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电极的宽度为0.5-3cm。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电极采用的材料为金属或导电橡胶。
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压力功能的盆底肌肉治疗头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即包括治疗头本体及电极,所述治疗头本体为电绝缘材料注塑的圆柱体,所述治疗头本体一端圆滑,两所述电极相互间隔环设于所述治疗头本体外表面,还包括施压装置,所述施压装置包括充气端,气管及气囊,所述气囊环设于两所述电极之间,所述治疗头本体上且位于所述气囊内部设有气孔,所述气管一端与所述充气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使得本实用新型在常规的盆底肌肉电极治疗的基础上,实现了压力测试的功能,二者合而为一,更有利于人体盆底肌肉的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带压力功能的盆底肌肉治疗头,包括治疗头本体1及电极2,所述治疗头本体1为电绝缘材料注塑的圆柱体,所述治疗头本体1一端圆滑,两所述电极2相互间隔环设于所述治疗头本体1外表面,还包括施压装置3,所述施压装置包括充气端31,气管32及气囊33,所述气囊33环设于两所述电极2之间,所述治疗头本体1上且位于所述气囊33内部设有气孔(图未示),所述气管32一端与所述充气端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囊33连接。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电极环设成的平面与所述治疗头本体的轴线呈倾斜设置,如此,电极可以在所述治疗头本体表面形成较大的表面积,增加与人体盆底肌肉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治疗头本体1的直径为3-5cm,长度为8-15cm。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治疗头本体1还包括若干对电极,若干对所述电极分别环设于所述治疗头本体外表面。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电极2的宽度为0.5-3cm。
作为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电极2采用的材料为金属或导电橡胶。
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时,本实用新型即可以当做常规电极治疗用,又可以通过按压充气端,外界气体通过气管进入气囊,气囊膨胀撑起,以便对人体盆底肌肉进行测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幸韵(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幸韵(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86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仿生地磁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哮喘治疗喷剂的投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