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外套防进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8608.0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9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诚;徐志磊;薛亚萍;杨华;李欣欣;陈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7/02 | 分类号: | H01C1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外套 防进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模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外套防进胶模具,属于高电压等级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电压等级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主要是由复合外套和电阻片配组成的芯体及其他相关零部件组成。复合外套的注射成型是避雷器制作过程中一项重要工序。
常规的复合外套成型模具存在以下缺陷:
1、成型模具的模腔端部与绝缘筒端面部位内存在一定的预留空间,注射时由于绝缘筒还未发生膨胀,胶料在巨大的注射压力下会沿着缝隙进入绝缘筒、衬套、模腔端部三者形成的空隙内。
2、进入的胶料由于不能与模具完全接触,温度不能达到硫化要求,它会将绝缘筒与衬套粘接在一起。成型完成后,衬套难以从绝缘筒内取出。
3、进入到绝缘筒丝牙、衬套表面的硅橡胶很难进行清理。
4、复合外套端部的硅橡胶因模具结构缺陷导致的低温现象经常会出现生胶状态,产生废品,降低产品合格率。
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外套防进胶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外套防进胶模具,包括模框、模腔、流道、注胶孔、绝缘筒、衬套、保护套、伸缩装置、左顶杆和右顶杆,所述模腔、流道和注胶孔三者相连通,所述衬套置于绝缘筒内并配合绝缘筒使用,所述保护套设置在衬套的左端,所述伸缩装置设置在衬套的右端,所述绝缘筒设置在保护套与伸缩装置之间,所述左顶杆设置在模腔左端的模框上,所述右顶杆设置在模腔右端的模框上,所述模腔的左端设置有溢胶槽,所述溢胶槽与模腔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左顶杆、右顶杆和模腔三者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有效地避免胶料进入绝缘筒内,同时可根据溢胶槽内的溢胶量来精细硅橡胶的最佳使用量,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和节约生产用料。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叙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模框,2、模腔,3、流道,4、注胶孔,5、绝缘筒,6、衬套,7、保护套,8、伸缩装置,9、左顶杆,10、右顶杆,11、溢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外套防进胶模具,包括模框1、模腔2、流道3、注胶孔4、绝缘筒5、衬套6、保护套7、伸缩装置8、左顶杆9和右顶杆10。模腔2、流道3和注胶孔4三者相连通,衬套6置于绝缘筒5内并配合绝缘筒5使用,保护套7设置在衬套6的左端,伸缩装置8设置在衬套6的右端,绝缘筒5设置在保护套7与伸缩装置8之间,左顶杆9设置在模腔2左端的模框1上,右顶杆10设置在模腔2右端的模框1上,左顶杆9、右顶杆10和模腔2三者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在模腔2的左端设置有溢胶槽11,溢胶槽11与模腔2相连通。
在生产时,首先将衬套、保护套、绝缘筒和伸缩装置四者装配好(保护套及伸缩装置保护绝缘筒的两个端面),然后放置在模具的模腔内,将左顶杆、右顶杆拧紧固定,合模后进行硅橡胶注射。由于保护套和伸缩装置分别与绝缘筒两端面紧密贴合,硅橡胶在注射过程中不会进入到绝缘筒内以及不会进入到绝缘筒与衬套的接触面。另外,为了防止注射时多余的胶料在上百吨的注射压力下可能会对左右顶杆造成冲击变形,在模腔2的左端设置有溢胶槽11,溢胶槽11与模腔2相连通,这样多余的胶料则从溢胶槽11内流出,并通过观察溢胶槽11内的胶料流出量来合理地判断和控制胶料的注射量,避免胶料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86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流变压器降噪通风冷却装置
- 下一篇:热压敏电阻器粘连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