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土栽培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8553.3 | 申请日: | 2015-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0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涛;马芳芳;黄幸历;刘艳红;王洋洋;孟浩明;门路广;肖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希芳阁绿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樊羿;何源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国***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土栽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土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土栽培系统。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等方式,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范围 最大的一种方式,它是将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机或无机的基质中,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 方法,供给作物营养液。在无土栽培中,基质的作用是固定和支持作物、吸附营养液、增强根 系的透气性,基质是十分重要的材料,直接关系栽培的成败。而成本高一直是阻碍无土栽培 技术快速发展的障碍,尤其是基质成本和栽培槽的成本居高不下,并且现有的栽培基质与 地面远距离隔离造成温度变化剧烈,冬天基质温度会太低,夏天基质温度会太高,非常不利 于作物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便于使用和推广的无土栽培系 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无土栽培系统,包括在地面上南北方向开挖的一定数量的栽培槽、铺设 于所述栽培槽底部的炉渣层和铺设于所述炉渣层上的栽培基质层,在所述栽培槽内配合设 置的滴灌装置;所述栽培槽宽20~30cm,深25~35cm,相邻栽培槽之间的距离为1.4~1.5m; 在相邻的栽培槽之间的地面上铺设有黑色地布。
优选的,在所述炉渣层与所述栽培基质层之间铺设有隔离层,在所述隔离层上设 有等距分布的透水孔。隔离层可以避免栽培基质中的水分和营养液流失,当栽培基质中的 水分过量时,多余的水分又可以通过通水孔渗透至炉渣层中,使栽培基质中始终保持稳定 的水分含量,更加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优选的,所述隔离层为塑料薄膜。
优选的,所述透水孔的直径为1~2cm,相邻的透水孔之间的间距为45~55cm。
优选的,所述炉渣层的厚度为3~8cm,所述栽培基质层的厚度为18~25cm。
优选的,所述滴灌装置包括用于注水和配制营养液的蓄水池、设置于所述栽培槽 中部且与所述栽培槽相垂直的主管道,以及与所述主管道相连通的、平行设置于每个栽培 槽内的滴灌带;在所述蓄水池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通过输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相连。灌 溉装置的设置,便于向栽培槽中滴灌营养液和水,便于随时调整和补充栽培基质中的营养 成分,有利于实现精准化作物种植管理。
优选的,在所述主管道的进水口设置有叠片过滤器。
优选的,在所述蓄水池上盖设有遮阳网。
优选的,所述滴灌带为流量2~3L/h/孔、孔间距离20~30cm的滴灌带。
优选的,所述栽培基质层为珍珠岩-发酵菇渣混合基质层。常规的,混合基质中发 酵菇渣所占质量比为65%~75%,珍珠岩所占质量比为25%~35%。
上述发酵菇渣的常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食用菌栽培废料粉碎至<1cm长度,然后添加EM菌种(每方使用200g,有效活 性单位大于50亿个每克)并搅拌均匀;
(2)将步骤(1)所得食用菌栽培废料堆置发酵,堆置的体积长≥2m、宽1.8~2.5m、 高1.3~1.7m,保持其中的水分含量在55~65%;
(3)当堆置的食用菌栽培废料温度上升至65~75℃时,进行翻堆,翻堆2~4次后, 待堆置的食用菌栽培废料温度保持常温时,即发酵完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在地面上开挖的栽培槽,地面温度对栽培槽内的基质温度具有很好的缓冲 性,在夏季温度不会上升太快,在冬季也不会降温过快,同时可以省去种植槽的成本。
2.本实用新型无土栽培系统结构设置合理,易于操作,尤其适合果类蔬菜的无土 栽培;整体上的成本大幅降低,适用范围广泛、不受地域限制,有利于无土栽培技术的推广 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土栽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栽培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栽培槽,2为炉渣层,3为栽培基质层,4为隔离层,5为蓄水池,6为主管道, 7为滴灌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 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希芳阁绿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希芳阁绿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85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雾高度可调的水雾式植物栽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植物栽植营养液自循环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