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丸制丸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7340.9 | 申请日: | 2015-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5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邵思波;杨宪昆;尚朝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腾冲县东方红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李中强 |
| 地址: | 679100 云南省保山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丸 制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药丸制丸机。
背景技术
丸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者药材的提取物等加以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的球形、椭圆形或者其它类球片形制剂,分为:蜜丸、水丸、浓缩丸、糊丸等类型。由于丸剂的外形圆整均匀,其保存和储藏方式简单,且容易实施,所有适当的药物多数采用丸剂制备;现有的丸剂的制备方法多依靠机械化进行,现有的制丸机首先将已混合均匀的药料投入到锥型料斗中,在螺旋推进器的挤压下,推出一条或多条相同直径的药条,在自控导轮的控制下同步进入制丸刀后,连续制成大小均匀的中药丸;生产中制丸刀上容易粘住药料,造成切割不顺畅,通常需要配备喷洒酒精的机构来保持制丸刀的清洁,结构相当复杂,生产出的药丸形状也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药丸的粒径不能符合质量要求,且药丸的湿度过大容易造成粘黏,给生产操作带来不便。
因此,设计和生产一种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帮助药丸成型的药丸制丸机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丸制丸机,所述的药丸制丸机,通过制丸辊进行药丸成型操作,提高了药丸的成型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在制丸辊的下方设置有筛网,可以对药丸的粒径进行筛选,可有效保证药丸的质量,机身底部设置有风扇,可对药丸进行初步干燥,防止粘黏,影响生产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有效提高了药丸的生产效率,保证了药丸的生产质量,有效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药丸制丸机主要包括机身、箱门、配电箱、滑轮、进料口、出料口、视窗、制丸辊、筛网、通风板、风扇、筛网孔、通风孔;所述的机身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箱式结构,箱门与机身左侧连接,配电箱位于机身左侧,滑轮共有四个,分别位于机身底面的四个角落处,进料口与机身的顶面连接,出料口与机身的右侧面连接,视窗与箱门连接,位于箱门正面,制药辊位于机身内部,与机身内侧面连接,筛网位于机身内部,制药辊下方,通风板位于机身内部靠下位置,筛网的下方,风扇位于机身内部,与机身的底面连接,筛网孔位于筛网表面,通风孔位于通风板表面。
所述的进料口设置有两个,并列分布与机身顶面,视窗共有两个,纵向排列于箱门表面。
所述的出料口共有两个,一个位于筛网上方的机身右侧面,一个位于筛网下方的机身右侧面。
所述的制丸辊设置有两个,制丸辊的表面设置有半球型凹槽,两个制丸辊表面的半球型凹槽可相切形成一个完整的球形结构。
所述的风扇设置有至少三个,呈直线型排布与机身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制丸辊进行药丸成型操作,提高了药丸的成型效率,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在制丸辊的下方设置有筛网,可以对药丸的粒径进行筛选,可有效保证药丸的质量,机身底部设置有风扇,可对药丸进行初步干燥,防止粘黏,影响生产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有效提高了药丸的生产效率,保证了药丸的生产质量,有效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机身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通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箱门、3-配电箱、4-滑轮、5-进料口、6-出料口、7-视窗、8-制丸辊、9-筛网、10-通风板、11-风扇、12-筛网孔、13-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腾冲县东方红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省腾冲县东方红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7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可折叠紫外线臭氧消毒保鲜罩
- 下一篇:一种中药煎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