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灶具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5954.3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9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彭丹;李家忠;苏淼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爱文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灶具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座、内火盖和外火盖,分火器座上有内火盖座和外环燃气槽,分火器座与炉头配合,内、外火盖与分火器座配合。存在问题是:燃烧不充分,功率小。灶具内需有空气供应,普通炉头存在漏气,高温、回火的致命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灶具燃烧器,它具有大功率,燃烧充分,高效节能、安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座、内火盖和外火盖,分火器座上有内火盖座和外环燃气槽,分火器座与炉头配合,内、外火盖与分火器座配合;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分火器座包括下开口的座体和角形圆环件,座体的下端与角形圆环件的圆环底板贴合,座体的下端与圆环底板相邻处有径向燃气空气混合气的进气孔;
所述座体的外周向面上有一台阶;座体的顶部中心设置内火盖座,内火盖座的顶板有下开口的接头,接头的顶板上有压缩孔,压缩孔的出气端设置有喷嘴;
炉头与嵌入座体和角形圆环件构成腔体内并与进气孔配合;接头插入内火盖内,内火盖座支撑内火盖;外火盖与台阶和角形圆环件的外环壁板配合;
所述角形圆环件的圆环底板的下端面与炉头的下端面之间有高度差。
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座体上有环绕内火盖座的轴向孔。
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环火盖包括接口、内环壁板、外环壁板和圆环形顶板,所述内环壁板呈倒圆锥台形;
内环壁板上有沿母线的内燃烧孔、圆环形顶板上有左旋或右旋的顶燃烧孔,内燃烧孔的上端与顶燃烧孔的径向内侧连接并连通;所述外环壁板的上部有径向燃烧孔;
所述轴向孔沿所述座体的径向延伸与座体连通。
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炉头的顶部有一中心出气管,周向壁上有若干个径向出气孔,下端面上有位于中心的外环进气接口与径向出气孔连通、及位于径向上有中心进气接口;
中心进气接口与中心出气管连通;
径向出气孔上设置有喷嘴,喷嘴与所述进气孔相对配合。
本实用新型一种灶具燃烧器,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一次空气从灶具面板上表面上进入分火器座内,炉头周向上设置燃气出孔,一次空气充足;二次空气沿分火器座的轴向孔进入;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充足,燃烧充分节能。燃烧器及分气管都在灶面,燃烧所需空气全由灶面提供,可防止内部过热、回火烧坏内部部件,一次空气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炉头的立体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炉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1、分火器座2、内火盖3和外火盖4,分火器座2上有内火盖座5和外环燃气槽6,分火器座2与炉头1配合,内、外火盖3、4与分火器座2的内火盖座5和外环燃气槽6配合。所述分火器座2包括下开口的座体7和角形圆环件8,座体7的下端与角形圆环件8的圆环底板贴合,座体7的下端与圆环底板相邻处有径向燃气空气混合气的进气孔9;
所述座体7的外周向面上有一台阶71;座体7的顶部中心设置内火盖座5,内火盖座5的顶板有下开口的接头10,接头10的顶板上有压缩孔,压缩孔的出气端设置有喷嘴101;台阶71下部的座体7和角形圆环件8构成外环燃气槽6。
炉头1与嵌入座体7和角形圆环件8构成腔体内并与进气孔9配合;接头10插入内火盖3内,内火盖座5支撑内火盖3;外火盖4与台阶71和角形圆环件8的外环壁板配合;也可以说是:外火盖4与外环燃气槽6扣合;
所述角形圆环件8的圆环底板的下端面与炉头1的下端面之间有高度差H。也就是说:角形圆环件8的圆环底板的下表面与灶具面板之间一空气进气间隙。
所述座体7上有环绕内火盖座5的轴向孔72。也就是轴向孔72与座体7的内腔连通。
所述外环火盖4包括接口41、内环壁板42、外环壁板43和圆环形顶板44,所述内环壁板42呈倒圆锥台形;
内环壁板42上有沿母线的内燃烧孔421、圆环形顶板44上有左旋或右旋的顶燃烧孔441,内燃烧孔421的上端与顶燃烧孔441的径向内侧连接并连通。所述外环壁板43的上部有径向燃烧孔4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爱文,未经蔡爱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5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自由膨胀空间的废气焚烧炉
- 下一篇:风、水联合冷却副床放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