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用变压吸附脱氧注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5367.4 | 申请日: | 2015-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英;朱进礼;李慧;张晓辉;罗丽薇;任为;印涛;李素华;国聪;李龙;杨洪武;胡琳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C01B21/04 |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刘恩宏;吴洪举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变压 吸附 脱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脱氧注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田用变压吸附脱 氧注气系统。
背景技术:
脱氧注气技术在国内油田稠油和稀油开采中应用十分广泛,主要通过该技 术,提高油层动用程度、降低原油黏度、增强原油流动能力,从而提高采收率。
目前国内各大油田采用的脱氧注气系统均为膜制氮脱氧注气系统,该系统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设备投资价格高,更换膜价格贵,设备的氮 气产气率低,膜对压缩空气清洁度的要求非常高,膜容易被污染和堵塞,造成 设备停机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田用变压吸附脱氧注气系统, 该装置实现了降低油田脱氧注气设备及整体运行成本,提高氮气产气率,提高 整体运行效率,减少维护设备频率及成本。克服了现有膜制氮脱氧注气系统使 用成本高,氮气产气率低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田用变压吸附脱氧注气系统,包括 变压吸附脱氧系统和氮气增压系统;变压吸附脱氧系统由空气压缩系统、空气 净化系统、空气缓冲系统、氮氧分离系统和氮气缓冲系统组成,空气压缩系统、 空气净化系统、空气缓冲系统、氮氧分离系统、氮气缓冲系统、氮气增压系统 顺次连接,控制系统分别与空气压缩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空气缓冲系统、氮 氧分离系统、氮气缓冲系统、氮气增压系统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降低油田脱氧注气设备及整体运行 成本,提高氮气产气率,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减少维护设备频率及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油田用变压吸附脱氧注气系统,包括变压吸附脱氧系统 和氮气增压系统7;变压吸附脱氧系统由空气压缩系统2、空气净化系统3、空 气缓冲系统4、氮氧分离系统5和氮气缓冲系统6组成,空气压缩系统2、空气 净化系统3、空气缓冲系统4、氮氧分离系统5、氮气缓冲系统6、氮气增压系 统7顺次连接,控制系统1分别与空气压缩系统2、空气净化系统3、空气缓冲 系统4、氮氧分离系统5、氮气缓冲系统6、氮气增压系统7相连接。
空气压缩系统2是为整个系统提供压缩空气。空气净化系统3由冷干机和多 级过滤器组成,通过冷冻除湿以及过滤器,由粗到精地将压缩空气中的尘埃、 液态水、油过滤干净,使压缩空气温度低于压力露点温度,保证了进入吸附塔 原料气的洁净。空气缓冲系统4是保证氮氧分离部分的用气平稳,在氮氧分离 切换时防止瞬间气流流速过快,影响空气净化效果,并能延长分子筛的寿命。 氮氧分离系统5是空气分离的核心部分,其主体是两个装满碳分子筛的吸附塔, 当洁净压缩空气进入吸附塔时,氧气被碳分子筛吸附,氮气从出口端输出。当 一塔吸附制氮时,另一塔通过减压使吸附在分子筛中的氧气从微孔中排出,实 现分子筛的再生脱附。两塔交替进行吸附和再生,连续输出氮气。氮气缓冲的 作用在于均衡从氮氧分离系统分离出来的氮气的压力和纯度,保证连续供给氮 气。氮气增压系统7的主机为风冷活塞式压缩机,它将氮气经多级压缩进行升 压,保证油田现场对注气压力的要求。控制系统1可实现气量、纯度、压力显 示,设备故障报警,维护保养等提示功能,全面掌握设备运行状况。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5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