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移动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5074.6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4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澜;刘子博;曹万友;常林荣;卢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鸥瑞智诺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50/00;H02S10/40;H02S30/20;H02S4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0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陆续投入使用电动汽车充电桩,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由于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较长,写字楼等工作场所停车场的固定充电桩车位,一旦有电动汽车充电,则该固定充电桩车位有可能被占用数小时,严重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及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将车辆充电和能源存储集于一体的可移动充电桩,利用太阳能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的特点,结合移动充电箱体,便捷地为电动车进行充电。
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光伏板是固定安装在充电桩上,光伏板不可拆卸,而且光伏板的面积也比较小,光能利用率不高,还没有配置市电充电接口,在阴雨天时,光伏板无法给这类可充电桩充电,造成这类太阳能电动汽车充电桩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市场上的太阳能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光伏板,光能利用率不高,以及在阴雨天这类太阳能电动汽车充电桩无法使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移动充电桩。
一种可移动充电桩,该可移动充电桩由移动充电箱体和可折叠光伏板组成,所述可折叠光伏板可拆卸地安装在移动充电箱体上。
所述移动充电箱体由供电单元、监测控制单元、蓄电池组单元、主控器单元、散热风扇、二号冗余控制电路和无线充电器组成;其中,
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监测控制单元、蓄电池组单元和二号冗余控制电路相连;
所述监测控制单元分别与二号冗余控制电路、主控器单元和蓄电池组单元相连;
所述主控器单元分别与二号冗余控制电路和散热风扇相连;
所述蓄电池组单元与无线充电器相连。
所述供电单元由市电接口、可折叠光伏板接口、AC-DC变换器、一号DC-DC变换器、辅助电源、一号冗余控制电路和大功率IGBT组模块组成;其中,
所述一号冗余控制电路分别与AC-DC变换器、一号DC-DC变换器、辅助电源和大功率IGBT组模块相连;
所述市电接口与AC-DC变换器相连;
所述可折叠光伏板接口与一号DC-DC变换器相连。
所述监测控制单元由微控器、充电控制电路、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放电控制电路和采集端口组成;其中,
所述微控器分别与充电控制电路、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放电控制电路相连;
所述采集端口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相连。
所述蓄电池组单元由采集输出端口、蓄电池、放电接触器、逆变器、220V交流电输出接口、二号DC-DC变换器、USB供电输出接口组和蓄电池充电接口组成;其中,
所述蓄电池分别与采集输出端口、放电接触器、二号DC-DC变换器和蓄电池充电接口相连;
所述放电接触器、逆变器和220V交流输出接口依次相连;
所述二号DC-DC变换器与USB供电输出接口组相连。
所述主控器单元由主控器、IC卡读写器、一路CAN线接口、二路CAN线接口、以太网接口、TF卡接口、触摸屏和电能表接口组成;其中,
所述主控器分别与IC卡读写器、一路CAN线接口、二路CAN线接口、以太网接口、TF卡接口、触摸屏和电能表接口相连。
所述二号冗余控制电路分别与辅助电源、微控器、主控器和二号DC-DC变换器相连;
所述放电控制电路与放电接触器相连;
所述可折叠光伏板与可折叠光伏板接口相连;
所述大功率IGBT组模块分别与充电控制电路和蓄电池充电接口相连;
所述二号DC-DC变换器与无线充电器相连;
所述主控器与散热风扇相连;
所述主控器与微控器通过232通讯或者CAN通讯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可折叠光伏板可以像布一样折叠方便远行携带;且可折叠光伏板展开后,接受光照的面积非常大,因此光能利用率增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充满电。
2、配置市电充电接口,在阴雨天也能充电。
3、野外没有市电的情况下,通过可折叠光伏板与移动充电箱体连接后,可折叠光伏板可以给移动充电箱体充电,移动充电箱体充电后可以给电动汽车充电,因此可以用于野外或者灾害救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鸥瑞智诺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鸥瑞智诺能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5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