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撑稳定的折叠沐浴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4811.0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4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梁东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东光 |
主分类号: | A47K3/062 | 分类号: | A47K3/0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启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0 | 代理人: | 张信宽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稳定 折叠 沐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沐浴桶,尤其是一种支撑稳定的折叠沐浴桶。
背景技术
沐浴桶,指桶状容器,在卫浴行业,主要用于泡澡。以往的沐浴桶一般为木质,但为了使用、收纳变得更便捷,防水材质塑料制成的沐浴桶受到了市场的欢迎。现有的塑料材质沐浴桶,在无需使用时,可以折叠起来,方便收藏,不占用大的空间;使用时,用支撑杆将沐浴桶的桶体支撑好,然后往桶体内倒入水,即可使用。但这样的塑料材质沐浴桶存在以下缺点:当桶体内没有注入水时,由于桶口没有很好的被固定支撑,单纯只依靠支撑杆对桶壁的支撑作用是很难使桶体保持稳定的,所以桶壁容易从桶口处开始塌陷;桶壁上的排水口一般设置于内侧,排水时需要伸入水中打开封盖,操作不方便,并且会将手弄湿;当水排放至低于桶壁上排水口的位置时,水就无法再通过该排水口排出,所以现有的沐浴桶在排水结束后都需要用干布等将桶底残余的水吸干。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稳定的折叠沐浴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支撑稳定的折叠沐浴桶,包括桶体部,所述桶体部底部封闭,顶部开口,沿所述桶体部的顶部边缘开设有一条穿接腔,所述穿接腔上设有至少一个插口部;还包括用于插入所述穿接腔内的弹性管件,所述弹性管件的数量为至少一条,各所述弹性管件的端部采用套接的方式依次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管件的一端为空心端,所述弹性管件的另一端可插入所述空心端。
优选地: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为中空结构,各所述弹性管件的端部采用所述套管依次套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桶体部的桶壁内设有用于插入支撑杆的条形腔,所述条形腔的底部设有插入口。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径大于所述条形腔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桶体部的桶壁底部设有排水阀,所述排水阀位于所述桶壁外侧。
优选地:所述桶体部的桶壁中部或上部设有进水口。
优选地:所述桶体部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有匹配的封盖。
优选地:所述桶体部内设有坐垫,所述坐垫固定于所述桶体部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坐垫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桶体部的底部,所述坐垫为充气坐垫或海绵坐垫。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桶体内没有注入水时,桶壁由支撑杆支撑成形,而桶口部由弹性管件支撑。将各条弹性管件穿插入桶体顶部边缘的穿接腔内,然后各条弹性管件的端部依次套接固定好,形成一个稳定的圆形支撑结构,即使桶内没有水时,桶壁由支撑杆稳定住,桶口由套接固定的弹性管件固定住,桶体不会塌陷。这种支撑稳定的好处在于,使用沐浴桶时,在注入水之前,桶体能保持很稳定的结构,方便将水注入;而在水量较少时,桶体也不会塌陷,避免使用不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性管件与套接腔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管件套接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示意图;
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1、桶体部;2、套接腔;3、桶壁;4、支撑杆;5、排水阀;6、排水口;7、弹性管件;8、进水口;9、坐垫;20、插口部;30、条形腔;40、底座;70、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的一种支撑稳定的折叠沐浴桶,包括桶体部1,桶体部1底部封闭,顶部开口,沿桶体的顶部边缘开设有一条穿接腔,穿接腔上设有至少一个插口部20;还包括用于从插口部插入穿接腔内的弹性管件7,弹性管件7的数量为至少一条,各弹性管件7的端部采用套接的方式依次固定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将弹性管件7设置成一端大,另一端小,大的一端为空心端,小的一端可插入空心端内。如套接腔2由开口分成4段,插口部的个数与弹性管件的数量相等,将4条弹性管件7依次的从开口处穿插入套接腔2内,然后将相邻弹性管件7的端部套接好,即将一根弹性管件7较小的一端插入至另一相邻弹性管件7的空心端内,以此形成一个依次套接固定的圆。
在一种实施例中,同样套接腔2分为4段,弹性管件7采用套管70套接,其如图3所示,相邻衔接的两条弹性管件7,其端部采用中空的套管70套住,以此形成一个
依次套接固定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东光,未经梁东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4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