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并联组合式煤矿应急排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4354.5 | 申请日: | 2015-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8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安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F04B53/16;F16L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并联 组合式 煤矿 应急 排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矿井突发水灾事故时用于快速安装的一种串并联组合式煤矿应急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煤矿透水事故时有发生,传统的煤矿抢险排水系统采用铁管作为排水管道,铁管之间采用法兰连接。由于铁管十分笨重,体积太大,存在运输困难、安装速度慢等问题。同时,传统抢险排水方法过程中,因采用没有伸缩性的铁管作为管道,系统需要根据水位变化反复停泵、移泵、增加或减少管道。在应急排水系统中,通常为单泵或多泵串联排水,排水效率较低。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抢险排水的以上缺点,提出一种能够快速安装和在线调整的高效率的串并联组合式煤矿应急排水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串并联组合式煤矿应急排水系统,该串并联组合式煤矿应急排水系统由矿用水陆两用的两栖沙泵和充气浮排、高压软体管道、管道补偿装置、快速接头、带快速接头的截止阀以及管道固定转向装置组合而成,该排水系统既可以在煤矿突发水灾事故时用于快速安装抢险排水,又可以用于井下局部地区突发水灾事故时用于快速安装抢险排水。该煤矿排水系统能够大大缩短设备的安装时间,减轻救援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设备的现场维护工作,极大的提高煤矿应急排水的工作效率。
矿用水陆两用的两栖沙泵和充气浮排,该两栖沙泵由轻质合金加工而成,具有耐腐蚀、耐磨、耐高压等特点;两栖沙泵固定在专用充气浮排上,浮排由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能够适应井下高酸碱度矿井水,浮排里面充满惰性气体,防止与井下瓦斯发生二次爆炸的危险。
应急储水单元,该应急储水单元为内外层均采用聚氨酯弹性体制作的储水囊,具有优良的防静电、阻燃、耐低温的特点,采用热风热合和高频热合相结合的成型工艺,具备可靠的密封性,储水囊还具备质量轻、易折叠、易运输的特点。
高压软体管道,该管道采用高强度织物编织制造,相比传统排水系统的铁管其重量减轻90%,具有增加强度并防止渗漏水的内外涂层,柔性管道外层每间隔一定距离黏贴环形加强筋,并在加强筋上留有用于固定的吊环。该高压软体管道能够承受100MPa的工作压力,可盘卷存储和运输,更能够适应煤矿井下狭小空间,减轻救援工作劳动强度。
管道补偿装置,该装置由轻质合金快速接头和高强度波形管组成,波形管用高强度复合材料包裹高性能弹簧,具有能够防止渗漏水的内外涂层,该软管可根据需要伸长和缩短,最大伸缩量为20%。该装置能够有效防止高压软体管道在排水过程中由于长度不够而造成的过度拉伸,也能够防止由于长度过长而造成的过度挤压。在井下涌水量变小或突然增大的情况下,水泵随水位下降或者上升,在该管的补偿装置的作用下,排水管路能够自动适应调节,无需认为的对管道进行更改,实现系统的在线自适应调节。
具有与高压软体管道相配套的快速接头,该快速接头采用轻质合金制造,具有球形面接触密封和O型圈辅助密封组合,快速接头由凸接头和凹接头配合连接,凸凹接头插入后搬动手柄即可卡住,无需螺栓连接。该快速平均安装时间为5秒/对,大大降低了排水设备的安装时间。
带快速接头的截止阀,该阀门采用轻质合金制造,阀门的内部和表层都采用了激光覆膜处理,使阀门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更佳。阀门两端带有快速接头,阀门可90度快速通断,手轮控制弧形瓣的旋转,开关更加灵活,密封性更好。该阀门能够防止管道中的水倒流;若现场需要对排水系统进行停泵调整的时候,该阀门能够防止水锤效应。
管道固定转向装置,该管道固定转向装置由轻质合金制造而成,可30度至90度调节,该装置用于改变高压软体管道的铺设方向,同时固定高压软体管道,防止管道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高压冲击或者振动而跑偏,同时能够防止高压软体管道在井下狭小空间内转弯时由于受力不均而导致爆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两栖沙泵:2、充气浮排;3、换气阀;4、快速接头;5、高压软体管道;6、管道补偿装置;7、带快速接头的截止阀;8、管道固定转向装置;9、应急储水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安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安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43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汽轮机高压阀壳组件
- 下一篇:箕斗井下刮板式矸石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