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碾米机进料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4234.5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5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乔保建;赵艳飞;乔峰;夏祥华;任代胜;陶元平;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7/02 | 分类号: | B02B7/02;B07B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碾米机 进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碾米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碾米机进料斗。
背景技术
稻米加工企业在逐步走向规模化、集团化的同时,必将更加注重稻米资源的综合利用及产品的开发和质量品牌意识。世界范围内稻米的刚性需求和国家未来政策走向、市场发展的趋势必定给碾米机械制造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将促进行业的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同时,随着下游企业对碾米机械产品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其对碾米机械产品在质量、配套服务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整体看来,我国绝大部分的小型碾米机械制造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研发实力不足,还不具备部分高技术含量的生产能力。而传统的碾米机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稻谷中含有较多的颗粒杂质而将碾米机损坏或缩短其使用寿命;并且,传统的碾米机在使用过程中,进料斗往往会因为倒入过多的稻谷,而使下部的压力过大而发生堵塞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碾米机进料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碾米机进料斗,包括进料斗本体,所述进料斗本体分为预进料斗、主进料斗和出料斗,所述出料斗位于主出料斗的底端,且主出料斗位于预进料斗的底端,所述预进料斗的内腔固定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有螺旋叶片,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座与预进料斗的侧壁活动连接,且旋转轴的右端与第一电机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支架与预进料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预进料斗与主进料斗的连接处还固定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的左端通过凸轮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预进料斗的侧壁,所述出料斗的侧壁还开有凹槽,且凹槽内插接有与出料斗的出料口相适配的挡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均通过减震脚垫与预进料斗的侧壁固定连接,且第一电机通过两组“L”型支架与减震脚垫配合和预进料斗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振动筛的右端通过弹簧与弹簧座配合和进料斗本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振动筛的左端通过开设在进料斗本体的侧壁的凹槽延伸至进料斗本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振动筛与开设在进料斗本体的侧壁的凹槽之间还固定有防溅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碾米机进料斗结构简单,通过在进料斗本体的内腔设置有振动筛,并通过电机带动振动筛震动,从而有效的滤除水稻中的杂质颗粒,防止杂质颗粒进入碾米机而将碾米机损坏,延长碾米机的使用寿命,提高碾米质量,并且采用振动筛的过滤模式,可有效的提高过滤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在过滤筛的上方设置有搅拌轴与螺旋叶片,通过电机带动旋转轴转动,使螺旋叶片可重复对稻谷进行搅拌旋转,不会因为上方稻谷过多,导致下方压力过大而无法继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斗本体、2预进料斗、3主进料斗、4出料斗、41挡板、5旋转轴、51螺旋叶片、6第一电机、7振动筛、8凸轮、9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4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磨辊支撑结构和磨粉机
- 下一篇:自动搅拌控温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