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控紧急制动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4172.8 | 申请日: | 2015-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9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立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T15/02 | 分类号: | B60T1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秦晓刚 |
| 地址: | 31183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急制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尤其涉及电控紧急制动阀。
背景技术
由于部分汽车的制动系统存在管路长,串联部件多等问题,从而导致牵引车与挂车之间制动反应时间间隔过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电控紧急制动阀,缩短牵引车与挂车之间制动反应时间间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控紧急制动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气口、控制口、出气口、循环口、活塞腔、C腔、D腔、E腔、F腔,所述进气口连接主车气源管,所述控制口连接主车控制管,所述出气口连接组合式ABS调节阀,所述循环口连接挂车储气筒,所述活塞腔的前端设有过渡接头,所述进气口设于过渡接头上,所述进气口与活塞腔前部连通,所述活塞腔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前端设有轴向孔,所述轴向孔的后端设有径向孔与轴向孔连通,所述径向孔外周侧设有具有单向阀功能的密封圈,所述活塞的后端与活塞腔内壁之间设有I腔,其特征在于:所述F腔内设有阀门总成,在F腔底面设有一下凹的L腔,L腔的上端通过阀口与排气孔连通,所述排气孔内设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包括与L腔连通的直孔段和末端的沉孔,所述单向阀为设于沉孔内的皮碗。
优选的,所述皮碗包括碗体,所述碗体的外底面与沉孔底面贴合,所述碗体的内底面中心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高度高于碗口边缘高度。
优选的,所述直孔段轴向与L腔轴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常规制动状态下,通过制动信号给电磁部件通电产生电磁力吸引阀门总成远离阀口K,F腔内气体通过阀口K进入L腔,再由排气孔G排入大气,导致E腔内气压小于C腔,使膜片向上凸起打开阀口J连通C腔与D腔,从而气体进过C腔、D腔进入出气口,作用到ABS挂车阀上,驱使其工作,致使制动气室迅速做出制动响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阀体各腔室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A剖面局部结构图;
图中:垫片1,铁芯总成2,阀门总成3,第一O形密封圈4,第二O形密封圈5,第一锥形弹簧6,线圈总成7,上盖8,第二锥形弹簧9,膜片总成10,垫圈11,阀体12,过渡接头13,第三O形密封圈14,滤网15,第四O形密封圈16,具有单向阀功能的密封圈17,第五O形密封圈18,活塞19,橡胶弹簧20,第六O形密封圈21,堵头22,第七O形密封圈23,皮碗24,标牌2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电控紧急制动阀,包括阀体12,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气口1A、控制口1C、出气口1B、循环口1D、活塞腔、C腔、D腔、E腔、F腔,所述进气口1A连接主车气源管,所述控制口1C连接主车控制管,所述出气口1B连接组合式ABS调节阀,所述循环口1D连接挂车储气筒。
所述活塞腔的前端设有过渡接头13,所述进气口设于过渡接头上,过渡接头与活塞腔之间通过第三O形密封圈14密封,过渡接头13在进气口处设有滤网15,所述进气口与活塞腔前部连通,所述活塞腔内设有活塞19,所述活塞的前端设有轴向孔,所述轴向孔的后端设有径向孔与轴向孔连通,所述径向孔外周侧设有具有单向阀功能的密封圈17,活塞在径向孔的两侧分别设有第四O形密封圈16、第五O形密封圈18,活塞腔后端由堵头22封堵,堵头与活塞腔之间设有第七O形密封圈23进行密封,活塞后端外周侧设有橡胶弹簧20。
所述循环口1D通过通气孔与E腔和F腔连通,所述C腔与E腔之间设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处设有膜片总成10,所述活塞的后端与活塞腔内壁之间设有I腔,所述I腔与D腔连通,所述D腔与出气口1B连通。
阀体上端设有上盖8,上盖与阀体之间设有膜片总成10,膜片总成10包括膜片、第二锥形弹簧9、垫圈11,膜片总成10设于C腔、D腔的上端开口上,F腔设置在上盖内,所述F腔内设有阀门总成3,阀门总成的附属件包括垫片1,铁芯总成2,第一O形密封圈4,第二O形密封圈5,第一锥形弹簧6,线圈总成7等,用于辅助阀门总成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4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交通站台门辅助踏板系统
- 下一篇:一种能量回收系统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