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3001.3 | 申请日: | 2015-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4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自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自治 |
主分类号: | A47J27/05 | 分类号: | A47J27/05;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450 河北省河间***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锅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具,尤其是一种蒸锅。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蒸锅结构均由底锅、笼屉、锅盖、锅耳组成。蒸制时根据蒸制物品及大 约所需时间在底锅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在蒸制时最怕的就是一不注意就容易烧干锅。为了 防止烧干锅,办法就是尽量多加水,再有就是精心看管不能离开人。尽管如此,家家都有经 常发生烧干锅的经历,甚至把蒸锅烧变形及烧坏报废的问题也时有发生,很不安全。加水多 了烧开锅的时间就会延长而增加能耗。蒸制过程中由于时间与火候掌握不准,锅内的水量 变化无法掌握,更无法直观看到蒸锅中还有多少水?不知水还够不够?所以烧干锅事故在所 难免,特别是老年人操作更加容易发生烧干锅事故。另外,在实践中锅耳也存在烧烤损坏问 题,经常由于锅耳被烤烫无法用手直接操作,甚至烧坏也是常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蒸锅存在的实际问题,实现方便操作与看管,确保安全与可靠,特提供一 种烧不干的蒸锅,利用水的连通原理,通过蒸锅体外平衡补水器,给蒸锅因蒸发失水量给予 连续补充达到烧不干的目的,即在蒸制过程中底锅内液面始终保持处于稳定状态。只要补 水器储水罐内始终保持有水就不受时间限制,就不会发生烧干锅的事故,哪怕锅内只加少 量的水,也不会烧干锅。另外,炉火烤不到也烧不到锅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储水罐、支架与弹簧组成一 种蒸锅体外平衡补水器,蒸锅与储水罐体外接近底部位置均有阀门与活接头,活接头之间 有软管连通,形成一连通体,蒸锅体外平衡补水器,为适应厨房不同的环境与布局,分为落 地式与台面式两种,落地式与台面式的储水罐与支架之间分别有拉伸弹簧与压缩弹簧支 撑,两种储水罐上均有刻度,与弹簧之间有弹簧称。锅耳有由隔热罩与框架组成的悬挂式隔 热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防止烧干锅、烧坏锅确保使用安全及延长蒸锅使用 寿命;初始在蒸锅内只须加少量水,具有节能效果;蒸制期间看管轻松自如、省时省力,老人 操作也安全;锅耳受到保护避免烤热烫手影响操作及烧坏事故发生。由于蒸煮时间可以自 主设置,从而大大提高蒸锅的使用范围与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落地式平衡补水器与蒸锅整体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台面式平衡补水器与蒸锅整体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蒸锅锅耳隔热罩顶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蒸锅锅耳隔热罩侧视图。
图中1.炉灶,2.底锅,3.隔热罩,4.锅耳,5.笼屉,6.锅盖,7.水液面,8.隔热罩,9. 阀门,10.活接头,11.软管,12.活接头,13.阀门,14.支架,15.储水罐,16.水液面,17.定位 销,18.弹簧称,19.拉伸弹簧,20.横杆,21.活接头,22.阀门,23.储水器,24.支架,25.圆孔, 26.环形板,27.水液面,28.同心管,29.弹簧,30.弹簧座,31.底座,32.炉架,33.隔热罩,34. 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蒸锅的底锅(2)有锅耳隔热罩(3)、锅耳隔热罩(8)、阀门(9)与活接头 (10)。当底锅(2)座在炉灶(1)后并加入水有一液面(7)。储水罐(15)加水后,也有一液面,当 挂在拉伸弹簧(19)后会受拉而下行,并通过支架(14)与定位销(17)把储水罐(15)的液面 (16)与底锅(2)的液面(7)调整到同一水平面内。储水罐(15)阀门(13)与底锅(2)的阀门(9) 打开之后软管(12)连通,二者成为连通体,根据水有连通原理,二者液面仍然保持平衡状 态。当底锅(2)内的水因蒸发减少液面(3)下降时,储水罐(15)内的水就会通过软管(11)连 续给蒸锅(2)补水,以保持蒸锅液面(7)不降。由于储水罐(16)内水量减少重量减轻,弹簧 (19)的拉伸收缩作用下储水罐(15)随之上升,形成随蒸发、随补充、随上升的过程。因此,只 要储水罐(15)内保持有水,就不会发生烧干锅,哪怕开始锅内只加少量的水,也会保持液面 不变,也不会烧干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自治,未经王自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3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