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入式管道腐蚀在线监测电磁超声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2483.0 | 申请日: | 2015-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8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郑阳;郑晖;李素军;赵泓;谭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B17/02 | 分类号: | G01B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 |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管道 腐蚀 在线 监测 电磁 超声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入式管道腐蚀在线监 测电磁超声传感器。
背景技术
管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天然气、核电等工业生产以及热力、输水等日常生 活中。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内部介质、应力集中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管道某些部位容 易产生腐蚀,导致壁厚减薄甚至穿孔,从而造成油、气、水等泄漏,产生严重的环境 污染,甚至危及人们生命的安全事故。所以,对于管道腐蚀状态的监测和评估具有极 其重要的意义。
将超声波传感器固置于易腐蚀部位,对管道腐蚀剩余壁厚进行长期在线测量,是 进行腐蚀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目前已有采用压电传感器固置于管道易腐蚀部位,进 行腐蚀监测的方法。例如GE公司的Rightrax腐蚀监测系统,即采用压电传感器固置 于易腐蚀部位,进行腐蚀监测。然而,压电传感器应用于腐蚀监测存在以下主要的问 题:首先,对于管道等具有一定弧度的结构,特别是管径较小的情况下,弧度较大, 压电传感器直接安装将处于线接触的状态。这就使得需要采用带有一定弧度的耦合楔 块,但管道的外径尺寸较多,针对不同管径需要设计不同的或系列化的耦合楔块。即 使在采用与管道表面完全吻合的楔块进行耦合的情况下,传感器辐射声波波前也不是 完全平行于管道表面入射的(即大部分波动场是斜向入射的),这会造成入射波中大 部分超声波的传播路径长于完全垂直入射时的传播路径,使得回波波包有一定程度的 扩散,相较于完全直入射时的波包变胖,造成测厚精度下降。其次,长时间在线监测 工况一般较恶劣,经常需要将传感器埋植于保温层中,由于自然的热胀冷缩或是振动, 易造成传感器位置滑移,而压电传感器的倾斜、提离对测厚结果影响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入式管道腐蚀在线监测电磁超声传感器,以解决上述不 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入式管道腐蚀在线监测电磁 超声传感器,包括:
外壳,包括上壳体及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底部镂空;
永磁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在线圈处产生均匀分布垂直磁场;
电磁屏蔽层,设置在所述永磁体的底部;
接线板,设置于所述永磁体的上部,所述接线板上设置有多个接线柱;
信号线,从所述上壳体的上端穿入所述外壳内,并通过所述接线柱固定于所述接 线板上;
紧固帽,套设于所述上壳体上端的顶端封头处;
内紧帽,套设在深入所述外壳内部的信号线上,与所述上壳体相配合;
限位垫圈,通过其上的台阶与所述下壳体的内凸起配合进行固定,位于所述永磁 体的下方;
一体式线圈,设置在所述限位垫圈底部,并连接至所述接线柱;
保护层,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前端并容置于所述下壳体的凹台中,用于覆盖所述一 体式线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植入式管道腐蚀在线监测电磁超声传感器还包括:
弹性底部套垫,套设在所述下壳体底部的外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植入式管道腐蚀在线监测电磁超声传感器还包括:安装辅 助装置,所述安装辅助装置由固定基座、两块固定翼板、两个支撑垫块、柔性连接带 及锁紧器组成;
所述固定基座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围,用于将所述植入式管道腐蚀在线监测电磁 超声传感器固定于管道外壁;
所述固定翼板连接于所述固定基座两侧,用于保证所述固定基座在管道安装点的 位置保持恒定;
支撑垫块设置于所述固定翼板上,用于防止所述安装辅助装置损伤工件表面;
所述柔性连接带设置于所述固定翼板与锁紧器之间;
锁紧器,设置于所述柔性连接带末端,用于锁紧所述安装辅助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式线圈包括:
线圈本体,设置在所述限位垫圈底部的凹台中;
引线,一端连接所述线圈本体;
接线端子,连接所述引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接线柱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本体的形状为环形、蝶形、跑道形或折线形,采用单线 绕制或双线绕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有自上而下的走线槽,所述引线设置于所述 走线槽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有自上而下限位槽,所述接线板嵌入所述限 位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24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检测治具
- 下一篇:一种方便旋转定位的手动便携式三维脚形测量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