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牙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1452.3 | 申请日: | 2015-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4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闸北区精神卫生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M16/04;A61N1/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 地址: | 200436***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抽搐 休克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的牙垫。
背景技术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精神活 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精神疾病,一般无意识和智能障碍。该病多在青壮年发 病,最常见于16至35岁,我国以21~25岁为最多,其中21岁、25岁的发病率分别占总发病率 的28.8%和28.25%。病程多呈持续进展,可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甚至精神衰退。
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之前,电休克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虽然抗精神病药物的不断涌现,使得电休克治疗的地位有所下降。但随着静脉麻醉、肌肉松 弛剂、心脑电监护技术等应用于电休克治疗,使得电休克治疗更趋完善、安全、文明,更乐于 为病人及其家属所接受。这种经过改变的电休克治疗技术,即目前我们所说的无抽搐电休 克治疗(ModifiedElectricConvulsiveTherapy)简称MECT。而由于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 应用的局限性,且经过不断地改良,MECT仍是十分有价值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治疗抗精神 病药物耐受或者心境障碍患者方面。
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过程时,为了防止病人舌咬伤,会在治疗前为病人口中置入 牙垫。传统牙垫材质为硬质塑料,使用时个别患者会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传统牙垫存在诸 多不足,科技论文、专利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牙垫的改进报道。例如中国专利文献 CN202437900U公开了一种无抽搐电休克专用牙垫,设有通气管、挡唇板、左牙垫片和右牙垫 片,左牙垫片和右牙垫片经连接片相连接,左牙垫片和右牙垫片前端分别与挡唇板相连接, 后端呈翼状分开,且左牙垫片和右牙垫片之间的前端设有通气口,通气管前端设有与呼吸 囊衔接的锥形插接套,后端与挡唇板固定连接,挡唇板上设有通气孔,通气管经通气孔与通 气口相连通。中国专利文献CN201668550U公开了一种防止癫痫患者舌咬伤的牙垫,其咽通 管的前端与牙垫托固定连接,咽通管的前部两侧设置有咬合垫,所述咽通管为中空管状,其 后部为弧形,咬合垫为使用安全的硅胶材料。但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无抽搐电 休克治疗的牙垫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牙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 牙垫,所述的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牙垫由通气管(1)、挡唇板(2)、牙齿垫片(3)和挡 舌板(4)组成;牙齿垫片(3)为圆弧形的板状;牙齿垫片(3)的前面设有挡唇板(2),挡唇板 (2)高于牙齿垫片(3),挡舌板(2)的前面设有通气管(1),通气管(1)的两端开口,通气管(1) 的前端有一段凸起,通气管(1)的侧壁上开有孔,通气管(1)与挡唇板(2)、挡唇板(2)与牙齿 垫片(3)连接处都是开孔的;牙齿垫片(3)的后面设有挡舌板(4),挡舌板(4)的高度高于牙 齿垫片(3)。
所述的牙齿垫片(3)上还设有缺牙垫片(5)。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牙垫专门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设计,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2、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牙垫设有挡舌板,防止患者治疗时咬 伤舌头。
3、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牙垫还设有缺牙垫片,更加贴合缺牙 的患者,患者使用舒适度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牙垫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牙垫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牙垫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牙垫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通气管2.挡唇板
3.牙齿垫片4.挡舌板
5.缺牙垫片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闸北区精神卫生中心,未经上海市闸北区精神卫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1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流雾化SCR脱硝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胸椎椎间融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