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炉煤气洗苯塔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1284.8 | 申请日: | 2015-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3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明;石晓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靖市万佳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K1/18 | 分类号: | C10K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5335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煤气 洗苯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化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炉煤气洗苯塔。
背景技术
焦炉煤气,是指将几种烟煤配制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炭和焦油等产品的同时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为水蒸气、氢气、甲烷、焦油气、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这种含有杂质的焦炉煤气要经过净化,提取出煤焦油、氨、硫化氢及粗苯等工业产品后,才能得到经纯净的焦炉煤气。在现有的技术中,大部分的焦炉煤气都采用初冷、脱氨、终冷、洗苯的煤气回收工艺。其洗苯过程是把脱苯后的煤气集中回收,引入到洗涤塔内,在洗涤塔内采用25~25℃的洗油从塔顶进行喷洒,焦炉煤气从塔底进入,经过填料层与洗油逆向接触,从而实现吸收煤气中的苯、萘以及其他的有机物的目的,吸收了苯、萘以及其他有机物的洗油自流到塔底,哦通过塔底连通的出油管排出,通过洗苯后的焦炉煤气则通过气体排出。上述的洗苯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发现,一是洗油和焦炉煤气都是通过单一的进油管和进气管送入,其洗油和焦炉煤气的扩散面积较小,二者不能充分的接触,使得洗油对苯的吸收不彻底,洗苯的效果差,二是在洗油的过程中,从进油管直接进入到塔内的洗油其油滴下落的速度快,在洗苯的过程中,使洗油极易被煤气夹带出塔体外,煤气中的洗油未被冷凝就被带走,造成带有严重,洗油的消耗量偏多,为此,还需要设置一套专门的洗油捕集塔进行洗油回收,其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操作稳定、降低了洗油的消耗、提高了洗苯的效果且聚集洗苯、捕油为一体的焦炉煤气洗苯塔是客观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操作稳定、降低了洗油的消耗、提高了洗苯的效果且聚集洗苯、捕油为一体的焦炉煤气洗苯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塔体、进油管、出油管、进气管、填料层和气体出口,进气管包括伸入到塔体内部的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填料层包括第一填料层和第二填料层,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的底部加工有多个开口,开口的平面形状为三角形,在第一进气管与出油管之间的塔体内壁上倾斜安装有引流板,引流板通过支撑角钢固定在塔体内壁上,进油管设置在第二填料层的上方,在进油管的出口端部安装有洗油分布器,在洗油分布器的上方设置有净化捕油器,净化捕油器包括对称设置在塔体内的多个导向分流板、花板和活动安装在花板上的多个过滤芯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进油管、进气管和填料层的合理布置和设计,比较有利于焦炉煤气中苯的分离,而且其洗油分布器能够实现洗油均匀全面的喷洒,使得洗油能够与苯进行充分的接触,实现了较好的洗苯效果,同时设置的净化捕油器能够有效的清除煤气中被夹带的洗油,增加了洗油的回收,实现了对洗涤段回流油的自我供给,不需要单独的设置回流油供给系统,简化了生产操作流程,降低了生产运行费用,提高了装置运行的可靠性,该结构既从源头上降低了洗油的消耗,又从根本上提高洗苯的效果,增加粗苯的收率,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对塔的清扫和检修,洗苯和捕油合二一,有效的提高了精馏的效率,具有结构紧凑、洗苯彻底、产品收率高、综合净化效果好的优点,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向分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引流板,3-第一进气管,4-第一填料层,5-第二进气管,6-填料人孔,7-洗油分布器,8-导向分流板,81-活动板,82-螺栓、83-固定板,84-调节孔,9-过滤芯体,10-检修人孔,11-放空口,12-气体出口,13-花板,14-进油管,15-第二填料层,16-蒸汽吹扫口,17-卸料孔,18-液位计,19-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靖市万佳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曲靖市万佳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12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