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梁外挂排水槽及排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0734.1 | 申请日: | 2015-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9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 发明(设计)人: | 宁平华;唐明裴;欧键灵;凌晨;陆永帆;梁小聪;郭钰瑜;李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E01D19/08 | 分类号: | E01D19/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葛勤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外挂 水槽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桥梁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桥梁外挂排水槽及排水装 置。
背景技术
对于各种桥梁,为保证行车安全、通常,同时防止桥面受雨水等侵蚀而 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应该按照相关施工规范,使桥梁便于排水,目前,一 些大型的跨江、跨河甚至跨洋大桥在处理桥面排水时,绝大部分处理方式都 是横向将水流等液态物质直接排入江、河以及海洋中。
目前,一些大型的跨江、跨河甚至跨洋大桥在处理桥面排水时,绝大部 分处理方式都是横向将水流等液态物质直接排入江、河以及海洋中,这样如 果桥上有大型油罐车或者装有有毒化学品的车发生事故,导致油、有毒化学 物质等有害物质直接流入江、河以及海洋,会造成水质的污染,为了解决上 述技术问题,避免水源的污染,以及能够应对这种突发事故,在工程中提出 了一种桥梁外挂排水装置的方式来收集桥面的雨水、污水以及有害液体物 质,但是桥梁在长期使用后会产生变形,尤其伸缩缝处会产生较大的变形, 现有外挂排水装置为刚性结构,在伸缩缝等变形处时不能满足其变形要求, 有害液体仍易流入江河、海洋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外挂排水装置为 刚性结构,无法匹配桥梁伸缩缝等处的变形,有害液体易流入江河、海洋中, 从而提出一种桥梁外挂排水槽及桥梁外挂排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外挂排水槽,其包括,储水槽和一端固定连接 于所述储水槽内部的内置管,所述内置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水槽外部;所 述储水槽为顶部敞开的长方体槽,所述内置管为顶部敞开的长方体管。
作为优选,所述内置管外露的一端外侧壁贴覆有密封垫。
作为优选,所述储水槽顶部两侧壁向内形成有第一折弯段;所述内置管 顶部两侧壁向内形成有第二折弯段,所述第一折弯段和所述第二折弯段长度 为4-10cm。
作为优选,所述内置管高度较所述储水槽低3.5-4.5cm,所述内置管在宽 度方向与所述储水槽内壁留有单边0.8-1mm的空隙;所述内置管固定于所述 储水槽内的长度为40-80cm。
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一横撑,设置于所述储水槽内顶部、所述第一折弯 段的下方;第二横撑,设置于所述内置管内顶部、所述第二折弯段的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撑沿所述储水槽长度方向,每隔1-1.5m设置一个, 所述第二横撑沿所述内置管长度方向,每隔1-1.5m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横撑 和第二横撑均为空心长方体结构,所述空心长方体的壁厚为3-5mm。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垫设置于所述内置管端部,且置于靠近桥梁的一侧, 所述密封垫长度为40-60cm,厚度为5-8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桥梁外挂排水装置,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的桥梁 外挂排水槽,相邻所述排水槽通过所述内置管外露的一端端部嵌套于与其相 邻的储水槽进行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排水装置的支架和连接于所述储水槽端 部的落水管;所述内置管嵌套于与其相邻的储水槽内的长度不小于80cm。
作为优选,所述桥梁具有伸缩缝,相邻所述排水槽的两个储水槽置于伸 缩缝宽度方向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桥梁外挂排水槽,包括,储水槽和一端固定连接 于储水槽内部的内置管;储水槽为顶部敞开的长方体槽,内置管为顶部敞开 的长方体管,内置管一端焊接固定于储水槽内,使用时,将若干排水槽连接 起来,该排水槽方便制作,易于运送和组装至桥梁外侧。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桥梁外挂排水槽,所述内置管远离储水槽一端的 外侧壁贴覆有密封垫,在若干排水槽组装到一起时,密封性良好,并且内置 管在储水槽内卡合良好。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桥梁外挂排水槽,还包括第一横撑,设置于储水 槽内顶部、第一折弯段的下方,其可防止储水槽发生较大形变;还包括第二 横撑,设置于内置管内顶部、第二折弯段的下方,其在防止内置管发生形变 的同时,还起到防止内置管从储水槽内弹出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07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