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耦合光纤光栅的大量程智能高强钢丝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0559.6 | 申请日: | 2015-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8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万旭;罗伯光;邢心魁;吕海波;覃荷瑛;李长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刘戈 |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光纤 光栅 量程 智能 高强 钢丝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预应力钢绞线或钢丝束拉索的应变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耦合光纤光栅的大量程智能高强钢丝。
背景技术
预应力结构和建筑拉索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高耸建筑、地下结构、海洋结构、压力容器、大吨位囤船结构和核电站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工程结构。各种结构其寿命使用期长达几十年甚至百年,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侵蚀,材料老化和荷载长期效应等因素的耦合作用,不可避免地使结构和系统的损伤积累,从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衰减甚至正常使用功能都会降低,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引发灾难性后果,所以结构的安全性分析及监测手段极为重要。
高强钢绞线和钢丝组成现代预应力结构中最广泛的预应力筋和拉索,对其使用过程中的应力状态进行监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光纤光栅技术通过栅格反射波长和移动来感知外界物理量的微小变化。具有测量线性度高,重复性好。可对结构的应力应变进行高精度的、绝对的、准分布式数字测量。同时还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高温、传感器体积小、接线简单、可实现数据远距离传输的特点,比较适合用于高强钢丝的受力变形的监测。
由于受光纤本身材料为玻璃比较脆,限制了光纤光栅的量程,在用于长期监测时,其受到的拉伸应变不能超过5000微应变,否则容易出现断裂,导致其失去作用。但是,高强钢丝实际应用的应变比较高,一般的拉索受力应变值已接近4000微应变,而体内预应力筋的钢丝长期应变值已超过6000微应变。同时,受布设工艺影响,如果与建筑构件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充分粘合,对检测到的应变量与实际应变不吻合。在复杂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对光纤光栅保护不当,可能无法保证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满足长期监测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耦合光纤光栅的大量程智能高强钢丝,解决了由于布设工艺降低光纤光栅监测准确度以及光纤光栅监测量程受到限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耦合光纤光栅的大量程智能高强钢丝,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螺旋式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光纤线以及用于覆盖所述光纤线的光纤保护层,所述光纤线上刻有光栅。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截面为圆弧形,其半径为0.1-0.6mm。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线和所述光纤保护层填充满所述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个数为1-8个。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螺旋角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90°。
进一步地,所述耦合光纤光栅的大量程智能高强钢丝应用在钢绞线或者钢丝束拉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将光纤光栅直接耦合在钢丝内部,提高了结构粘合程度,并与构件的变形保持一致,使光纤光栅传感器所测应变与构件的实际应变相吻合;
2)通过在钢丝上设置螺旋式凹槽,根据构件的应变范围,改变凹槽螺旋角的大小,即改变凹槽的螺距,扩大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的量程,避免了由于光纤光栅材料本身玻璃脆性而限制其测量量程的不利因素;
3)通过将光纤光栅位于钢丝内部,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下基本不受影响,避免了由于施工因素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不利影响,保证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满足长期监测的目的;
4)通过在钢丝可开多个螺旋槽口,使多组光纤同时工作,可进行多项数据对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耦合光纤光栅的大量程智能高强钢丝开槽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耦合光纤光栅的大量程智能高强钢丝另一开槽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耦合光纤光栅的大量程智能高强钢丝的开槽横截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耦合光纤光栅的大量程智能高强钢丝的另一开槽横截面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光纤光栅与钢丝轴向变形数学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下面将结合图1-5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05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