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净化吊顶式新风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0516.8 | 申请日: | 2015-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7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罗雄;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雄;方杰 |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3/28;F24F13/30;F24F11/02;F24F1/02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5 | 代理人: | 王培苓;蒋湘军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 吊顶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净化吊顶式新风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业化、产业化进程的加深,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世界卫生组 织证实:“人类68%的疾病与空气污染有关。”面对日益污染的大气环境,人们对 洁净空气的渴求日益增强。同时,对比国外95%以上的普及率,中国室内空气净 化市场潜力巨大。
现有新风机一般为落地式的,安装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造成空间的浪 费;市场上还较多使用壁挂式的新风机,但该壁挂式新风机安装时必须靠外墙 以方便从室外取新风,使用局限性大;另外,现有新风机仅设置粗效过滤网, 过滤效率低下,净化等级低,不能有效吸附和分解一些污染性气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净化吊顶式新风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新风机安装 占用空间大、安装局限性大,新风机过滤面积小、过滤效率低、净化等级低等 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净化吊顶式新风 机,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机组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 连接件,机体通过连接件与安装空间的楼顶板连接;外壳上还设有新风入口、 新风出口、排风入口和排风出口;所述机组机芯包括用于将室外新风由新风入 口吸入并将新风由新风出口排出到室内的新风风机、用于将室内的旧风由排风 入口吸入并将旧风由排风出口排出到室外的排风风机、以及用于对吸入的新风 进行第一次过滤的粗效过滤网、对吸入的新风进行第二次过滤的静电过滤网、 对吸入的新风进行第三次过滤的高效过滤网和对吸入的新风进行第四次过滤的 光触媒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机组机芯包括新风吸入区、热交换区、新风排出区、旧风吸 入区和旧风排出区,所述新风吸入区分别与新风入口和热交换区连通,新风排 出区分别与新风出口和热交换区连通,旧风排出区分别与排风出口和热交换区 连通,旧风吸入区分别与排风入口和热交换区连通,新风风机设于新风排出区 内,排风风机设于旧风排出区内,粗效过滤网和静电过滤网设于新风吸入区内, 高效过滤网和光触媒过滤网设于新风排出区内。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区内设有热交换器。
进一步:所述新风排出区包括独立的新风机区和新风排风区,新风机区分 别与热交换区连通,新风排风区分别与新风机区和新风出口连通;新风风机设 于新风机区内,高效过滤网和光触媒过滤网设于新风排风区内;所述新风机区 内还设有对室内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一种铂电阻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新风排风区内还设有电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器为PTC加热器。
进一步:所述旧风吸入区内设有对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检测的二氧化 碳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为红外光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吊装挂耳。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外壳上设有多个连接件,连接件优选为吊装挂耳,采用吊 顶式安装结构,不占据有用空间。
(2)本实用新型设置四层过滤网,其中设置静电过滤网用于吸尘和灭菌, 设置光触媒滤网用以吸附和分解甲醛、笨等污染性气体,净化等级高。另外, 过滤网过滤效率成梯度方式布置,整机过滤效率高,最大限度延长滤网使用寿 命。
(3)本实用新型引进室外新风,同时排出室内旧风,实现双向通风换气功 能。
(4)本实用新型设置热交换区,回收排风热量,节约能源,降低空调费用。
(5)本实用新型设置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新风 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启动电加热器,对新风进行预热,防止冷风吹出影响室 内空调效果。
(6)本实用新型设置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值,实时 调整风机运行频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雄;方杰,未经罗雄;方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0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机正反转位置控制装置
- 下一篇:射频同轴匹配负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