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8983.7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2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邓根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超维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6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正极 材料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一般采用固相合成法,其工艺简单,制作条件容易控制。例如制作正极材料,将各种颗粒原料按比例混合,然后在高温下煅烧若干小时固相热合成制备而成。但是这种生产方法存在不连续性,其生产效率较低,很难适应大规模生产。因此,有必要提高生产的规模化,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设备,包括给料装置和混合装置,所述给料装置设有两个;所述给料装置通过管道与混合装置连接;所述混合装置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设置有转轴,转轴与位于所述釜体上部的减速器连接,减速器与电机连接,所述转轴上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中心安装有中心轮,所述中心轮与壳体之间固定有两个定位环;所述壳体内对称安装有两个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中均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从动齿轮上下方分别设有弹性卡圈和轴套,所述弹性卡圈和轴套安装在固定轴上;所述釜体底部设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混合装置通过管道与螺旋连续走料反应装置连接,螺旋连续走料反应装置外部设有第二加热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给料装置上设有原料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连续走料反应装置下方设有冷却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装置为水套冷却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所述釜体和螺旋连续走料反应装置内设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体积小,且安装快捷,能很好地实现充分混合的目的,解决了由于局部结构的非均一性导致的电化学性能下降;利用螺旋走料方式增加了颗粒之间的相对运动,使晶粒具备了结构均一、晶界尺寸小、粒径分布范围小等优点,提高了其电化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料入口、2-给料装置、3-管道、4-电机、5-减速器、6-转轴、7-搅拌装置、8-釜体、9-第一加热装置、10-螺旋连续走料反应装置、11-第二加热装置、12-冷却装置、701-壳体、702-中心轮、703-定位环、704-搅拌叶片、705-轴套、706-从动齿轮、707-弹性卡圈、708-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设备,包括给料装置2和混合装置,所述给料装置2设有两个;所述给料装置2通过管道3与混合装置连接;所述混合装置包括釜体8,所述釜体8的内部设置有转轴6,转轴6与位于所述釜体8上部的减速器5连接,减速器5与电机4连接,所述转轴6上设有搅拌装置7;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壳体701,壳体701中心安装有中心轮702,所述中心轮702与壳体701之间固定有两个定位环703;所述壳体701内对称安装有两个从动齿轮706,从动齿轮706中均安装有固定轴708,所述固定轴708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搅拌叶片704,所述从动齿轮706上下方分别设有弹性卡圈707和轴套705,所述弹性卡圈707和轴套705安装在固定轴708上;所述釜体8底部设有第一加热装置9;所述混合装置通过管道3与螺旋连续走料反应装置10连接,螺旋连续走料反应装置10外部设有第二加热装置11。
所述给料装置2上设有原料入口1。
所述螺旋连续走料反应装置10下方设有冷却装置12。所述冷却装置12为水套冷却装置。
所述所述釜体8和螺旋连续走料反应装置10内设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超维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超维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8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