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直膨槽式太阳能热风和空气源热泵组合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8059.9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8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文;李方雪;刘小林;宋晓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J2/06 | 分类号: | F24J2/06;F24J2/34;F24F5/00;F25B30/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07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直膨槽式 太阳能 热风 空气 源热泵 组合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空调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非直膨槽式太阳能热 风和空气源热泵组合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 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必将得到广泛的重视。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 三个方面:光热利用、光电利用和光化学利用。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 能人们开发了各种形式的集热器,主要包括平板集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 (全玻璃真空管集热器和金属真空管集热器)。但太阳能在利用的同时也 有一些问题,比如能流密度低、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所以要保证系 统的持续运行,需要添加辅助能源。
热泵是一种能量提升装置,可从低温热源中提取能量用于供热、供冷。 其供能量远远大于它所消耗的机械能,是一种利用低温余热的节能装置。 按照能量来源不同可以分为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和水源热泵等。常用的 空气源热泵具有其局限性,当室外温度较低时,蒸发器侧吸收空气中的热 量,会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分会结霜附着在蒸发器侧,影响换热。 其次当室外温度很低时,蒸发温度降低蒸发压力随之降低,导致压缩机吸气 比容增大,机组吸气量迅速下降导致热泵制热量减少。因此,为了解决以上 问题,充分发挥太阳能及空气源热泵的节能性,提出一种二者相结合的空 调系统形式,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现有技术中可以分为直膨式太阳能 热泵和非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非直接膨胀式中太阳能集热器与热泵是 分开设置的,集热器内充入水、防冻液等流体,然后将热量直接传递给加 热对象或作为蒸发器热源经循环泵升温后再送入室内。现有技术的非直膨 式系统采用的太阳能集热器是平板和真空管集热器;集热介质是水,用水 作为换热介质时须要有蓄热水箱。现有的非直膨式系统体积大、热效率较 低,空气源热泵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非直膨槽式太阳 能热风和空气源热泵组合空调系统,采用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提高了集热效 率,加热介质是导热油,其凝点低,解决集热器冬季防冻问题,比热容大, 单位质量可以携带更多热量,可以减少集热器面积;换热介质是空气,比 热容小,加热速度快,导热油温度高,可以在单位时间内传递更多热量, 又可以解决室内新风换气问题,能实现夏季供冷冬季供热全年供应生活热 水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非直膨槽 式太阳能热风和空气源热泵组合空调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槽式太阳能集 热器、蓄热装置、进风管道、管道风机、U形管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和 空气源热泵,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道依次与蓄热装置连接、U形 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连接构成导热油循环回路;所述U形管换热器连接 有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末端设置方形散流器,所述送风管道设有送风 支管,所述送风支管与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连接,所述空气源热泵连接风 机盘管构成热泵空调回路。
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通过循环油泵与管壳式换热器连接。
所述管壳式换热器上端连接有水泵,其下端连接有热水水箱。
所述送风管道和送风支管内分别设有管道风机和电动风阀。
所述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与蓄热装置之间设有根据不同季节及天气状 况下开启和关闭的管道阀门。
所述送风管道上设有喷水室。
所述U形管换热器连接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设有管道风机和电 动风阀。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集热器是槽式集热器, 槽式集热器可以对太阳能进行50倍聚焦,并可随太阳方向发生转动,最 大程度的接受太阳能,太阳能与热泵的结合,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发挥各 自的优势,弥补热泵和集热器冬季运行的不足,在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同时, 也提高热泵系统的COP值,有效减少了系统的运行费用。适合用于冬季 供热夏季供冷并且有生活热水需求的建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框图。
图中:1、槽式太阳能集热器,2、管道阀门,3、蓄热装置,4、管道风机, 5-1、5-2、5-3、电动风阀,6、U形管换热器,7、管壳式换热器,8、热 水水箱,9、空气源热泵,10、方形散流器,11、风机盘管,12、水泵, 13、循环油泵,14、喷水室,15、送风管道,15-1送风支管,16、进风管 道,17、供油及回油管道。
Ⅰ、导热油循环回路,Ⅱ、热泵空调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80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瑞格列奈和川芎嗪药物制剂及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用途
- 下一篇:一种翻身床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