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片极耳自动贴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7506.9 | 申请日: | 2015-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0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韩振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华夏泓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正极 片极耳 自动 贴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片极耳自动贴合装置,属于圆柱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分为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钴锰混合、三元材料不同体系,外壳分为钢壳和聚合物两种,不同材料体系电池有不同的优点;在电池正极片生产工序上,有一道工序是对正极片的打孔处进行极耳贴合,现有技术中的极耳工序为纯人工手动操作,贴合不够均匀和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锂离子电池正极片极耳自动贴合装置,通过设置极耳贴合座,且通过自动化极耳贴合,能够保证极耳安装效果比较好。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极耳自动贴合装置,包括工作台,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液压机构,及安装于液压机构前端的极耳夹具;还包括活动放置的极耳贴合座,及安装于极耳贴合座前侧上部的导向限位机构;所述导向限位机构为门框体结构;所述导向限位机构内侧设置有导向滚轴。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滑台总成;所述导向限位机构与滑台总成配合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极耳贴合座前侧安装有前导向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极耳贴合座为半圆柱结构;所述极耳贴合座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导向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滚轴之间的宽度小于极耳贴合座的宽度。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极耳自动贴合装置,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的极耳贴合座、导向限位机构和极耳夹具,实现极耳与正极片打孔处的紧密贴合,贴合过程实现自动化,保证极耳安装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极耳贴合座和导向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极耳自动贴合装置,包括工作台1,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液压机构2,及安装于液压机构前端的极耳夹具3;还包括活动放置的极耳贴合座4;及安装于极耳贴合座4前侧上部的导向限位机构5;所述导向限位机构5为门框体结构;所述导向限位机构5内侧设置有导向滚轴6。
所述工作台1上安装有滑台总成;所述导向限位机构5与滑台总成配合安装。
所述极耳贴合座4前侧安装有前导向装置8。
所述极耳贴合座4为半圆柱结构;所述极耳贴合座4顶部和底部设置有导向滚轮7。
所述滚轴6之间的宽度小于极耳贴合座4的宽度。
工作时,通过导向限位机构5将极耳压到打孔处,与内侧的极耳贴合座进行压合,使极耳与打孔处进行紧密贴合,贴合完成后,通过导向限位机构5对极耳贴合座4进行限位,完成极耳贴合的正极片从导向限位机构门框体中部通过。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华夏泓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华夏泓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75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蓄电池溶液浓度检测的在线维护装置
- 下一篇:铅酸蓄电池负极板板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