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吸痰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6580.9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9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燕;卢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31 | 分类号: | A61B50/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功勋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吸痰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吸痰包。
背景技术
在对病人进行护理过程中,吸痰是一项常规操作,一个重症病人每天都要吸痰多次,一般间隔为两小时。
吸痰操作一般是通过现有的一种吸痰管实现的,该吸痰管的一端为吸痰口,另一端为一负压接口,在进行吸痰操作时,首先需将一张无菌垫纸放在病人胸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正下方处,将用于向气管内打水的抽吸完生理盐水的空针放置在无菌垫纸的一侧,吸取气管插管中的痰液,然后吸取鼻腔中的痰液,最后在吸取口腔中的痰液。
而现有的吸痰管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按照上述顺序吸痰,对于意识清醒的病人来说,将附有鼻腔痰液的吸痰管送入口腔,非常容易因此病人的不适,甚至呕吐感,不但影响操作,而且会使病人产生抵触心理
其次,现有的吸痰管的管体较细,管壁也较薄,对于昏迷的病人来说,其无法有意识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很可能发生咬管现象,一旦发生,会使负压不能传至吸痰口,从而无法吸取口腔中的痰液。
再次,由于将空针放置在病人胸前,如病人有咳嗽或其他动作,空针很容易移动,掉出无菌范围,带有独立包装的一次性注射空针虽然可以符合无菌要求,但是护理人员需要用单独一只手手持吸痰管,用另一只手单手去除空针的包装并使空针保持无菌状态,在操作上非常不便。
另外,在吸取口腔中痰液时,病人由于插管时的不适感会经常张口,加上病房环境往往比较干燥,痰液很容易在口腔中凝结成痰痂,痰痂不仅难以吸取,且其留存在口腔内,会造成病人的强烈不适感,又会引起细菌滋生。目前的吸痰操作时,一般只会用空针注射生理盐水入气管,而一般不会对口腔进行冲洗。而且,如采用上述的空针注射方式冲洗口腔,由于空针造价比较昂贵,会大幅度提高病人的经济负担。
因此,目前在医疗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存在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产品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产品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吸痰包,能够消除病人对痰液进入口腔的不适和抵触,并且避免因昏迷的病人在吸痰时咬管影响痰液吸取,通过一个整体包装提供吸痰所需的相关用品,提高吸痰的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吸痰包,包括:
一灭菌空腔,内装用以吸取病人气管插管及鼻腔中痰液的一第一吸痰管;
一清洁空腔,内装一第二吸痰管及一生理盐水胶囊,所述第二吸痰管的管径为7-8mm,管壁厚为0.8-1.2mm,管壁的一侧嵌设有一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痰管的一端设有一吸痰口,另一端连接至一负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为金属丝。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丝的材质选择铜或铝。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痰管的材质为透明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塑料选自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P。
进一步地,所述生理盐水胶囊容量为5-8ml,包括一瓶身及一瓶盖,二者之间通过一收缩颈部连接。
一种一次性吸痰包,包括:
一灭菌空腔,内装用以吸取病人气管插管及鼻腔中痰液的一第一吸痰管;
一第一清洁空腔,内装一第二吸痰管,所述第二吸痰管的管径为7-8mm,管壁厚为0.8-1.2mm,管壁的一侧嵌设有一支撑架;
一第二清洁空腔,内装一生理盐水胶囊。
一种一次性吸痰包,包括:
一灭菌空腔,内装用以吸取病人气管插管及鼻腔中痰液的一第一吸痰管及一第一生理盐水胶囊;
一第一清洁空腔,内装一第二吸痰管,所述第二吸痰管的管径为7-8mm,管壁厚为0.8-1.2mm,管壁的一侧嵌设有一支撑架;
一第二清洁空腔,内装一第二生理盐水胶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生理盐水胶囊容量为2-3ml,所述第二生理盐水胶囊容量为5-8ml,第一生理盐水胶囊及第二生理盐水胶囊均各包括一瓶身及一瓶盖,二者之间通过一收缩颈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65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科医学一体式诊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内镜黏膜下剥离用高频电切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