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炒茶机循环供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6060.8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0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忠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65000 云南省思茅市普***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茶机 循环 供热 装置 | ||
1.一种炒茶机循环供热装置,炒茶机由炒茶装置(1)、传动装置(2)、供热装置组成,炒茶装置(1)由翻炒轴(101)、翻炒板(102)、炒锅(103)组成,炒茶装置(1)连接传动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热装置为循环供热装置(3),所述的循环供热装置(3)包括油锅炉(301)、回油管道(304)、油泵(307)、供油管道(308)、加热油锅进油管(310)、加热油锅出油管(312)、加热油锅(313),所述加热油锅(313)位于炒锅(103)的正下方,加热油锅(313)和炒锅(103)之间边缘处密封连接,形成一个导热油夹层,加热油锅进油管(310)连通至导热油夹层的上端部,加热油锅出油管(312)连通至导热油夹层的中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茶机循环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炒茶机循环供热装置的特征在于循环供热装置(3)由油锅炉(301)、锅炉出油口(302)、锅炉进油口(303)、回油管道(304)、回油管道阀门(305)、油泵进油管(306)、油泵(307)、供油管道(308)、供油管道阀门(309)、加热油锅进油管(310)、加热油锅进油管阀门(311)、加热油锅出油管(312)、加热油锅(313)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炒茶机循环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油夹层内上部设置有若干喷淋管,若干喷淋管均连接至热油锅进油管(310),若干喷淋管喷嘴均对朝加热油锅(313)的锅底面,喷淋后的油顺加热油锅(313)锅底面汇集至油锅(313)锅底,形成供热油层,热油经过加热油锅出油管(312)流出至回油管道(304),最终回至油锅炉(301),形成供热循环。
4.如权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炒茶机循环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103)、导热油夹层,均与水平面具有倾斜角形成一个斜度,水平高的一端的导热油夹层侧壁上部连接热油锅进油管(3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炒茶机循环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装置由机架(201)、一级减速轴大带轮(202)、一级减速皮带(203)、电机小带轮(204)、电机(205)、一级减速轴小带轮(206)、二级减速皮带(207)、二级减速轴大带轮(208)、二级减速轴(209)、二级减速轴小带轮(210)、一级减速轴(211)、三级减速皮带(212)、三级减速轴(213)、三级减速轴大带轮(214)、三级减速轴拐板(215)、短连杆(216)、短摆杆(217)、长连杆(218)、长摆杆(219)、摆轴卡块(220)、摆轴卡块拨叉(221)、摆轴(222)组成,翻炒轴(101)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201)上,翻炒板(102)固定在翻炒轴(101)上,炒锅(103)安装在机架(201)上;电机(205)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201)上,一级减速轴(211)、二级减速轴(209)、三级减速轴(213)、摆轴(222)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201)上,电机小带轮(204)安装在电机(205)的轴上,一级减速轴大带轮(202)和一级减速轴小带轮(206)分别安装在一级减速轴(211)的两端,一级减速皮带(203)安装在一级减速轴大带轮(202)和电机小带轮(204)上,二级减速轴大带轮(208)和二级减速轴小带轮(210)分别安装在二级减速轴(209)的两端,二级减速皮带(207)安装在一级减速轴小带轮(206)和二级减速轴大带轮(208)上,三级减速轴大带轮(214)安装在三级减速轴(213)的一端,三级减速皮带(212)安装在二级减速轴小带轮(210)和三级减速轴大带轮(214)上,三级减速轴拐板(215)固定在三级减速轴(213)的两端,短连杆(216)的一端与三级减速轴拐板(215)铰接在一起,短连杆(216)的另一端与短摆杆(217)铰接在一起,短摆杆(217)的另一端铰接在摆轴(222)上,长连杆(218)的一端与三级减速轴拐板(215)铰接在一起,长连杆(218)的另一端与短摆杆长摆杆(219)铰接在一起,长摆杆(219)的另一端铰接在摆轴(222)上,摆轴卡块(220)通过键槽配合安装在摆轴(222),摆轴卡块(220)能在摆轴(222)上移动,摆轴卡块(220)上设有与短摆杆(217)、长摆杆(219)相配合的卡扣,摆轴卡块拨叉(221)铰接在机架(201)上,摆轴卡块拨叉(221)与摆轴卡块(220)相配合,摆轴卡块拨叉(221)能使摆轴卡块(220)沿摆轴(222)左右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忠,未经张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60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