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低碰撞撕裂风险的热成型前防撞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5849.1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2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马政;李政;赵唯;陈军;唐凯;叶平;鲍涛;邓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碰撞 撕裂 风险 成型 前防撞梁 结构 | ||
1.一种降低碰撞撕裂风险的热成型前防撞梁结构,包括前防撞梁(1)和吸能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1)包括板部(11)和上翻边(13)、下翻边(14),前防撞梁板部(11)中间开设槽部(12),槽部(12)背面与板部(11)的背面不在同一平面,所述槽部(12)的起始位置位于吸能盒(2)内侧与外侧之间;所述吸能盒(2)前端的上部和前端的下部分别具有凸台;所前防撞梁(1)与吸能盒(2)之间通过六条焊缝(3)焊接,其中,第一焊缝(31)位于前防撞梁上翻边(13)与吸能盒上凸台(21)搭接处,第二焊缝(32)位于前防撞梁下翻边(14)与吸能盒下凸台(22)搭接处,第三焊缝位(33)于吸能盒(2)内侧与板部(11)背面连接处,第四焊缝(34)位于吸能盒(2)内侧与槽部(12)背面连接处,第五焊缝(35)、第六焊缝(36)位于吸能盒(2)外侧与板部(11)背面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碰撞撕裂风险的热成型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部(11)的截面为等宽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碰撞撕裂风险的热成型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盒(2)分为上片和下片,上下两片通过点焊连接,所述的第三焊缝(33)位于上片吸能盒内侧与板部(11)背面连接处;所述第四焊缝(34)位于下片吸能盒内侧与槽部(12)背面连接处;所述第五焊缝(35)位于上部吸能盒外侧与板部(11)背面连接处;所述第六焊缝(36)位于下部吸能盒外侧与板部(11)背面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低碰撞撕裂风险的热成型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板(4),吸能盒(2)焊接在背板(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58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网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致能与提供一总线上的一多核环境的装置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