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夹断及夹紧食物的筷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85408.1 | 申请日: | 2015-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1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河;陈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夹断 夹紧 食物 筷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可夹断及夹紧食物的筷子,属于生活用品改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筷子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结构也简单,但是大部分筷子的筷杆都是圆柱体的,比较光滑,不好夹食物;另外还有很多的食物是长条形的,比如粉丝和面条等食物,要把这些过长的食物夹起来并不方便,即使夹起来了,也容易弄脏衣服或是桌面,如果当时吃的东西是有汤的,咬断过长的食物掉到汤里容易造成烫伤,或是汤汁外溅,如果能把此类食物夹断再进食的话是最好不过的,但想用普通的筷子来夹断食物非常费劲,而另外配备一把餐刀也不实际,而且很多人在使用筷子夹不规则的物体时,都不能有效的将物体夹出来,所以现有的筷子还是不够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现有的筷子进行改进,增加了可以夹断食物的夹持区,可以将细长食物夹断,也可以帮助使用筷子不方便的人夹起食物,防止在夹持食物的时候脱落的一种可夹断及夹紧食物的筷子,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夹断及夹紧食物的筷子,包括左筷杆和右筷杆,在左筷杆和右筷杆上设置有可夹断食物以及固定食物的夹持区,在左筷杆和右筷杆的顶部设置有能将两个筷杆连接的紧度连接装置。
所述夹持区为设置在筷子的两个筷杆上并且能相互齿合的齿形结构。
所述齿形结构为波浪形,左筷杆上的左齿峰与右筷杆的右齿谷相齿合,左筷杆上的左齿谷与右筷杆的右齿峰相齿合。
所述夹持区与筷子底部之间的距离d为2~3cm。
在左筷杆和右筷杆上设置有防滑硅胶垫。
所述紧度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杆以及在连接杆上设置的连接弹簧。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将现有的筷子进行改进,增加了可以夹断食物的夹持区,可以将细长食物夹断,也可以帮助使用筷子不方便的人夹起食物,防止在夹持食物的时候脱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左筷杆,2-右筷杆,3-夹持区,4-左齿峰,5-左齿谷,6-右齿峰,7-右齿谷,8-防滑硅胶垫,9-紧度连接装置,10-连接杆,11-连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可夹断及夹紧食物的筷子,包括左筷杆1和右筷杆2,在左筷杆1和右筷杆2上设置有可夹断食物以及固定食物的夹持区3,在左筷杆1和右筷杆2的顶部设置有能将两个筷杆连接的紧度连接装置9。
所述夹持区3为设置在筷子的两个筷杆上并且能相互齿合的齿形结构。
所述齿形结构为波浪形,左筷杆1上的左齿峰4与右筷杆2的右齿谷7相齿合,左筷杆1上的左齿谷5与右筷杆2的右齿峰6相齿合。
所述夹持区3与筷子底部之间的距离d为2~3cm。
在左筷杆1和右筷杆2上设置有防滑硅胶垫8。
所述紧度连接装置9包括连接杆10以及在连接杆上设置的连接弹簧11。
通过设置的防滑硅胶垫8,让使用者便于用筷子夹起不容易夹起的物品。
通过在左筷杆1和右筷杆2上设置紧度连接装置9,即使是不能灵活使用筷子的初学者或者残障人士也可方便使用的。
当使用者是初学者或者残障人士,使用时,在左筷杆1和右筷杆2上安装设置紧度连接装置9,利用连接弹簧11的弹力,筷子一直是张开的状态,如图2所述,夹持食物时,将左筷杆1和右筷杆2合紧即可,不仅可以夹断食物以及夹取食物,而且两个筷子不会分开,方便初学者或者残障人士拿取。
一般使用者使用时,可以将紧度连接装置9取下,当操作者遇到例如粉条、粉丝或者面条这种长条形食物,可以利用左筷杆1和右筷杆2上设置的夹持区3将食物夹断,通过左筷杆1上的左齿峰4与右筷杆2的右齿谷7相齿合,左筷杆1上的左齿谷5与右筷杆2的右齿峰6相齿合将食物夹断,也可以通过夹持区3夹不规则的食物,帮助使用筷子不熟练以及不方便的人轻易的夹起食物。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对现有筷子的改进,方便用餐者将细长食物夹断,而且可以帮助对筷子操作不好的人夹住食物,使食物不容易脱落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5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